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改革开放发展新阶段,金融开放的力度应该加大

2018-12-16 23:12:06

作者:陈文辉    责编:任绍敏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金融开放的力度应该加大,应该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开放来促改革、促发展。

编者按: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改革开放40周年广受关注,11月下旬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5届全球年会也聚焦于此,举行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峰会”,在这次会议上,多位专业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第一财经选编部分发言内容刊发。

以下为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在峰会上的发言内容摘编:

中国改革开放40年金融的发展,不光是金融业总量的增加,还诞生了许多新的行业,证券业、基金业、信托业等都是新的东西,40年的发展真的是翻天覆地。而且由于金融业的发展和整个经济发展相伴随,对于中国40年经济奇迹的成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说这40年的发展是改革推动下的一种超常发展。

在整个金融发展之中,改革、开放、发展三者关系中,可能开放处于更重要的位置。金融开放首先带来金融的改变,金融曾经是财政的附庸,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资金融通的工具和风险管理的手段,这个观念完全转变。还有一个是技术的引进,这些年来引进了很多,包括一些制度的安排,比如金融体系的形成、监管制度、公司治理等。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新阶段,金融开放的力度应该加大,应该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开放来促改革、促发展。

市场经济的一个核心、精髓就是市场竞争。这40年中国的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竞争史。市场主体在不断增加、供给在不断增加,需求增加得更快,市场更加繁荣,服务确实更好,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出来。在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怎样进一步促进竞争,特别是公平竞争,这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作为金融监管部门,可能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怎样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竞争秩序。

在我看来,四平八稳恰恰就是金融机构应有的东西,金融机构就应该审慎稳健。中国这40年来,金融机构为这个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付出了大量的学费。随着整个金融系统发展,它的盘子越来越大,风险集聚也越来越大,处置起来实际越来越难。审慎稳健的金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金融系统还是要在这方面花很大的力气。

这些年来整个金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的意识可谓深入人心。一些机构要办金融机构,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是想套取资金。在新形势下怎样加强监管,包括资本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比如说证券业机构更多要求在透明度上花大力气。

关于金融监管的目标。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利,要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过去有相当多的时间里目标并不是十分清晰,就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有些还是很致命的问题。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征程中,怎么样明确我们金融的监管目标,可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