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破合作壁垒 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第一财经 2018-12-18 21:29:50

作者:陈建军    责编:孙维维

一体化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依旧存在,如何进一步地破除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如何破解由行政层级体制形成的区域发展壁垒。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在中国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国内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背景下提出的。当前,整体层面上的长三角规划体系框架已经构建,从长三角区域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已成体系,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也已形成一个由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组成的相对完整的制度协调框架,并设立了由三省一市成员集体办公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作为推动长三角行动计划落地的实际操作部门。

但是,另一方面,从理念到操作,从战略到战术,一体化发展面对的主要问题依旧存在,如何进一步地破除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如何破解由行政层级体制形成的区域发展壁垒,推动国家和区域治理模式的转型,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其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

冲破地区行政壁垒

经济体制的演化,发展模式的转型,从来都是一个顶层设计和自组织演化交织的过程,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对接,需要找到各方利益的契合点,共同推进。

落实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现实步骤是从多个层面加快一体化的行动。如G60科创大走廊的构建,又如环太湖生态保护带的提出,还有上海、杭州、南京等大都市圈的建设工作,以及浙江大湾区的建设等。这些局部层面上的一体化实践尽管并非涵盖整个长三角,但是由于是从具有共同利益的志同道合方入手,或者有明确的中心城市作为发动机和“带头大哥”,因而在冲破地区行政壁垒,促进要素的跨区流动,推动社会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的共治共享,以及加快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方面,更容易获得突破。

但是,要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真正落实到现实层面上,构建一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是关键步骤。在这里,长三角各城市各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业家,以及人民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并发挥他们的实践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目前已经被列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G60科创大走廊等,应该说已经初步具备某种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功能,但是对整个长三角的影响依旧有限,如果能将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特别是在沪苏浙互邻的三角地带打造一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试验区——一个小尺度空间的“长三角”,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方针、政策和实施步骤,在这里进行先行先试,磨合完善,然后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复制,必将更加科学而有力地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

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纵观珠三角和京津冀的成长历程,面对发展新阶段,选择具有重要战略前瞻特征的特定区域,针对国家赋予本区域的主要战略目标,打造具有全局影响力的创新中心,进而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新动能,已被证明是一条成功的路径。在珠三角城市群崛起过程中,深圳特区的打造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雄安的建设同样被寄予这样的期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如何最大可能地将长三角各省市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协同创新优势,举“长三角”三省一市之力打造中国应对全球化新挑战的战略高地、改革开放的引领区。我们认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就应该是这样一个能够使上海充分发挥它的引领优势,苏浙地区都有抓手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的空间平台。

为此,我们构想:如果以上海虹桥枢纽地区为核心,形成一个包括上海市西南地区的长宁、闵行、青浦、松江4个行政区域以及江苏昆山、浙江嘉善在内的沪苏浙交界的广域三角地区,将其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试验区,一个中国的“成长三角”。打造这样一个协同创新三角,将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实践保证,在制度创新上它将成为国家区域治理模式转型的实验区,在城市化上它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引领区,在发展上它将成为国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行区,在国际经济格局上,它将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成为中国攀登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新引擎。

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的任务

构建这样一个以沪苏浙三角地区为空间平台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在于:

第一,深化改革,探索如何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条件下,准确划分市场和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边界,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

第二,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与市场一体化有利因素,利用上海虹桥及其周边地区作为上海CBD强大城市功能,利用上海周边地区苏州、昆山、嘉兴等地区的发展活力和产业发展优势,形成发展合力和多动力推动局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完整产业链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三,可以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政策措施进行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加以推广。这样,我们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级都市群的步伐就会迈进的更加扎实。

选定涵盖上海大虹桥及其关联区域和江苏昆山及浙江嘉善这样一个沪苏浙三角地带作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试验区,其主要考量在于:

第一,能够更好地发挥了沪苏浙三地的比较优势,共同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如上海长宁、闵行区的大虹桥商务区是长三角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的CBD区域,也是长三角城市群最主要的门户之一,江苏苏州的昆山是国际高端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浙江嘉兴的嘉善是我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观示范点。三地空间相连,地域文化同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产业发展互补性强,这为上海发挥强大的长三角一体化的引领功能,以及长三角沪苏浙地区构建基于市场机制,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活动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第二,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和企业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打造平台,提供服务,包括提供空间条件和制度条件,因此,对三省一市的政府部门来说,制定各种规划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政策措施是为长三角地区分属不同省市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提供面对面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可能,“知识穿过街道和走廊,要比穿过高山大海容易得多”。在沪苏浙三角地带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试验区将为长三角的企业提供更多面对面合作机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长三角企业利用不同空间的连接优势,优化企业内部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的空间分布,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和交易成本,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空间平台和外部环境。

第三,有助于打造长三角地域共同的文化和人文品牌,进而形成沪苏浙皖的高水平的长三角认同感,长三角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最终要形成以人为本的长三角的人文概念,而要形成这个概念的基础,首先是要形成建立长三角试验区,淡化传统的沪苏浙晥地域分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长三角产业、长三角城市、长三角品牌、长三角文化的人文意识。在沪苏浙三角地区构建这样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应该是通向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

(作者系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