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科学,让我们乐见未来

第一财经周刊 2018-12-28 13:38:02

责编:王艺

10个月来,我们共采访了33位“见证者”, “巨变”是他们对中国近10年发展的统一印象。

2018年3月,《第一财经周刊》1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十年十问”这个新栏目,向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商业见证者”提问,让他们回顾这10年经历的商业浪潮,阐述对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10个月来,我们共采访了33位“见证者”,他们当中既有跨国公司高管、中国公司创始人,也有商业世界的观察者甚至艺术家,“巨变”是他们对中国近10年发展的统一印象

正如我们的采访对象之一、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其今年出版的新书《激荡十年》中所说,这10年,中国公司的体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中,中国公司的数量从35家增加到了115家;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分别增加了15倍和70倍,闯进全球前十大市值公司之列;在智能手机领域,有4家中国公司进入前六强……

当然,这一切变化在10年前就已有迹象。

2008年,已在美国生活了近20年的独立艺术家徐冰决定回到中国,他感觉到,彼时,中国已蜕变为一个最具试验性的地方,这个国家的未知性、全球性,相比已成熟的美国,对他更有启发,也更能帮他补充思想动力。

从商业角度看,这种“动力”或许可以理解为“发展曲线特别有力”。季琦就是这么认为的:“那时机会遍地,市场爆发力特别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剪刀差非常大。”因此,2008年遭遇投资人反悔后,季琦仅用20分钟就决定卖掉手中的如家股票,全力投入到正在筹备的汉庭酒店中。

过去10年,创业成为时尚。就连已在万科等传统地产公司工作了多年的毛大庆,也未能抗拒“共享经济”等新概念的“诱惑”,加入到了创业大军中。

而对于跨国公司,中国在全球市场格局的地位也在转变。曾主要关注国际公司的贝恩投资就发现,中国已是很多领域的最大市场,不少中国公司还成为其客户的“威胁”。

汽车业是一个典型。2008年,恰是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业打击最猛烈的时候,但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汽车业却在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在新车销量上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市场。这一年,从美国底特律来到中国上海,担任上汽通用五菱高管的钱惠康,也见证了该公司年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的纪录。对于想要赢得全球竞争的跨国汽车公司而言,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支柱——这也是15年前,宝马筹划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时所作的判断。今年,宝马还宣布到2020年政策正式放开后,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份从50%提升至75%,它也是首家这么做的外资汽车公司。

2012年,巴斯夫建立了上海创新园,2015年又进一步扩建。它不仅是巴斯夫在亚太区的研发枢纽,还是先进材料及系统研究部门的全球总部。这意味着,这里的研究,不仅会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将推动全球的研发——而这种做法,如今已被大多数在华跨国公司所采用。

但与机会相伴的还有变革过程中产生的新挑战。

2008年,体育用品行业还沉浸在北京奥运带来的需求红利中,谁也没有预测到即将到来的、席卷整个行业的库存危机;同样,曾经作为“宠儿”的快时尚,在下一个10年还没到来时,商业模式就开始受到电商的侵蚀;彼时,在线音乐、网络文学兴起,然而内容生产者的权益却无法得到保护;众多所谓的传统公司,甚至诸如微软这样的PC时代巨头,则未能及时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步伐。

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部分归因于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但后者同时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库存危机让以阿迪达斯为代表的体育用品公司发现,它们不仅需要向用户提供产品,还要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方式,在合适的商店中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以及独特的购物体验;昔日快时尚的代表优衣库,则干脆开始给自己贴上“技术公司”的标签;版权法规日益完善与中国互联网世界对“付费”的陌生感,促使腾讯音乐、阅文等公司努力探索新的变现模式,比如社交、短视频、IP化;微软等错失移动互联网机会的公司,则在全力追赶当下的人工智能潮流。

像巴斯夫这样的“传统”化工企业,也在向数字化转型,它囊括了云计算、物联网、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以及3D打印等等时下热门技术。一些AR应用就已出现在了巴斯夫的生产线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工业定制的平板电脑,随时了解准确、实时的生产数据和任务信息。

然而一些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在下一个10年可能将继续存在。比如如何解决资源稀缺、人口增长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在此情况下,维持或提升生活质量。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会为各公司提供新的机遇。

传统汽车公司和新兴造车公司都在加大投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一个可见的趋势。除了汽车制造商,巴斯夫也在研究高性能的正极材料,其目标是到2025年,力求让中型车的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翻倍,从现在的300公里增加至600公里,完全充满电的时间缩短至15分钟,同时将电池体积缩小一半,使用寿命也将延长。作为一家力图跟上技术发展的化工企业,巴斯夫还在研发用于生产流程中的新的可再生原材料。比如能在室温下正常工作、可去除甲醛和臭氧,甚至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催化剂,令建筑楼宇更为节能的保温材料,令垃圾分类更加简单易行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可以肯定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会继续渗透到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最大原因。

本文作者:一财君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