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一个月后,中国教育部正式下达文件,要求中国各大高校院所进行自审,在年底前上报所有与基因编辑相关的工作,并确保这些工作不会突破道德的底线。
在教育部周四发布的一份通知要求高校填写《高等学校基因编辑相关研究项目自查表》,尤其提到大学与医院或者其他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涉及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相关研究需引起特别重视。
在通知中,教育部称:“自查工作主要针对2013年1月1日以来开展的设计生物技术中与基因编辑相关的研究项目,包括政府渠道项目,重点围绕是否遵守科研伦理和规范、是否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开展自审。附属医院科研活动、国际合作项目、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项目要作为自查重点。”
教育部的通知不仅要求大学开展自审,而且要求相关单位提交项目的细节,并提交如何加强生命科学以及医疗伦理方面教育的建议。
要求自审的对象不仅仅包括中国的大学,也包括科研院所。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来自中科院上海分院给相关科研人员的邮件显示:“收到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关于规范生殖系基因编辑研究并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函,要求院属各单位加强生物医学研究的科研伦理道德监管,规范生殖系基因编辑工作的开展,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守科研道德底线,共同维护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声誉。”
邮件还要求相关科研人员对照学习国家颁发的如《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文件,如有涉及关于生殖系基因编辑临床应用研究开展情况,需填报相应的调查表。
2013年起,中国科研人员开始大量使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该技术已经被用于灵长类动物的胚胎实验以及成人的肿瘤研究。
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贺建奎宣布实现了世界上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震惊科学界,并引发巨大的伦理争议。他还因此被列入2018年《科学》杂志十大年度人物的“科学崩坏”。
目前涉及该起研究的美国莱斯大学教授Michael Deem也正在接受大学的调查。在美国生殖系基因编辑是被绝对禁止的,不过在成人身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并未被完全禁止。美国FDA正在密切关注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并且要求在出台完善的监管规定前暂停一些相关实验。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成果,让全球领导者能够清晰了解哪些技术即将投入应用,这些技术将如何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紧迫问题。”
Verve预计,这种基因编辑疗法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推出,仅需一针便可用于降低心脏病患者的高胆固醇。
统ー规范我国先进治疗药品的名称、范围及归类,通过加速审评审批、合规监管与规范引导共同发力,更好地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监管国际协调与趋同。
此前,特朗普政府为推动教育部关闭,已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大规模裁员等。
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强化统筹谋划、周密研究部署、精心组织实施,指导各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