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坐飞机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比较难得的事情,而如今却成为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之一,这背后是我国民航业快速辉煌的发展历程,也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以下为视频文字节选)
飞行员正在检查当天的健康状况,空乘机组正在详细的核对注意事项……这些一丝不苟的准备,是每天早晨东方航空的班机出发前,众多流程准备的缩影。如今坐飞机已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之一,安全,高效,便捷。而当我们把时针播回1978年,那时候全国民航只有98架飞机,70座民用机场,航线也只有160条。
东方航空的前身可追溯到1957年上海成立的第一支飞行中队。1988年,民航上海管理局“一分为三”,下辖的民航第五飞行大队、飞机维修厂等部门及62架飞机等设备设施划归东航,同年6月25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正式挂牌,1990年4月1日正式以“中国东方航空”名义和“银燕”标识执飞航线,从此蓝天之上就有了东方航空的飞机在翱翔。
随着浦东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乘风而起的东航集团于1993年10月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民航首家大型航空集团,逐渐拓展以航空物流、金融、地产、食品等为相关协同产业的“1+9”现代航空服务集成体系。此后东航集团抓住国家推行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机会,将民航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东方航空股份公司,并于1997年完成东航股份在纽约、香港、上海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我国首家在“三地上市”的航空企业。而随着中国民航加快建设民航强国步伐不断加快,民营航空公司也发展迅速,在老百姓出行更便利的同时,行业竞争变的更加激烈。
东航抓紧时机,加强经营管理,重点推进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大幅提升业务自动化率,经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进一步提升机型与航线的匹配度,机队结构更加合理,东航目前运营着近700架、平均机龄5.39年的全球最年轻大型机队。同时东航联合吉祥航空深入合作,双方互为二股东,市场格局显著优化。
2016年开始,东航作为目前国家民航领域唯一的混改试点单位,以东航物流为突破口,通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大幅提高营收,卓有成效,成为了行业典型。而在国外民航业的合作上,2011年东航加入天合联盟,此后通过与达美和法荷航开展“资本+业务” 的战略合作,升级为更加稳固的全面商务合作关系,大幅拓宽了中美、中欧干线市场,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
从日出东方,破茧化蝶,到不忘初心,蓝天追梦。在跌宕起伏中劈波斩浪,在艰辛探索中奋力前行,如今的东方航空正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服务水准和正点率,向着打造世界一流航空企业的目标一路前行。
(编导:顾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