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日前在纽约表示,2019年中国经济预计将实现6.5%左右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保持在30%左右。
林毅夫10日在纽约举行的“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指出,中国减少过剩产能、去库存、降杠杆等改革措施取得实效后,重点将转向降低行政成本或减轻企业行政负担,这些都有助于经济增长。
林毅夫认为,中国最近采取的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简化行政审批等措施,能有效刺激投资并创造更为有利的营商环境。同时,中国加大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
世界银行在2018年10月底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指出,中国营商环境较前一年大幅提升30多位,在190个经济体中名列第46位。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中国继续推进产业升级、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深入推进城市化建设等多项措施,有助于消除“发展瓶颈”,以刺激经济增长。
他说,中国的市场潜力以及经济增长不仅为本国人民创造了发展机遇,也为外国企业提供了良好商机。
“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展望下半年,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带来的出口不确定性,以及去年三、四季度的高基数影响,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宏观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加快财政支出,降准降息仍有空间,并期待在稳定股市、楼市、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
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或将不再仅仅凭借其体量规模赢得全球关注,也将凭借这些难以复制的稀缺属性,成为全球价值链重塑中的关键支点。
可以将未来的投资部分导向“消费端”。面向消费端的投资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率、释放消费潜力、激活市场活力,是打通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的关键。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上调对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一步释放看好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信号,引导更多增量资金增配中国股市。
中国正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鼓励外商投资,为跨国公司在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