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移民及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国际学生公寓市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北区高级董事、评估部负责人胡建明(James Woo)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当前的低收益率环境中,机构型投资者、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养老基金为扩张资产规模、追寻收益型投资,争相收购学生公寓资产包。
“在过去的五年期间,全球学生公寓市场逐渐独立成为一个投资品种,而且增长很快。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看,学生公寓会比一般住宅租赁收益高一两个点。国外有一些基金机构把银行的不良住宅资产买下来,后期如果市场好的话可以卖住宅,销售市场不好的话,就把这些不良资产变成学生公寓,然后去做一些投资,等到市场成熟的时候他们再出手。”胡建明说。
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的《全球学生公寓》报告显示,全球学生公寓投资额在2016年达到创纪录的164亿美元,同比增加5.4%,在2014年基础上翻了一番。2016年以美国市场表现最为出众,全年投资额达到98亿美元。
胡建明表示,2017年和2018年的相关数据还在统计之中,但总体仍然是一个增幅较大的态势。
据介绍,学生公寓投资集中在美、英两国。这两个市场成熟度最高,占据着全球可投资资产存量的主要比例。学生公寓被投资者纳入住宅资产范畴。目前,这一资产板块正在欧洲大陆迅速发展成熟。
跨境投资约占全球学生公寓投资额的37%,高于写字楼(34%)以及零售物业(29%)的跨境投资比例。主要投资者为扩张资产规模,均选择在多个国家投资布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是2016/2017年最大的单体投资者,参与完成了两笔全球最大交易,如今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都持有资产。
胡建明认为,考虑到学生公寓是一类安全稳定的创收型资产,因此以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为主的投资者格局并非偶然形成。CPPIB是2016/2017年全球第二大投资者,于 2017年4月在英国收购了Union State学生公寓资产包,总价约5.8亿美元。
新加坡投资者丰树集团是2016/17年第三大投资者。凭借在北美及英国市场的大宗收购,丰树集团迅速跻身全球学生公寓投资市场前三甲。
胡建明表示,率先开拓学生公寓市场的那一批业主/运营商开始向运作时间更久、资历更为丰富、业务更加多元的机构出售资产。最先接盘的是主权财富基金以及私人投资者。如今各类基金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也陆续参与进来。
随着学生公寓等新兴资产逐渐迈入主流资产行列,投资者格局将会沿着多元化方向继续演变。
胡建明认为,学生公寓作为一类拥有反周期特征的稳定收益型资产,持续展现突出潜力,也因此受到收益型基金的追捧。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学生公寓市场,截至目前仍由本土投资者占据主导,因此预期会有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市场。
对于中国的投资这而言,国外的学生公寓市场是不是一个新的投资领域?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胡建明认为,此前已经有一些国内大的房地产企业去考察过国外的学生公寓市场。
风险在哪里?“跟其他类型的海外投资是一样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在美国投资的话,每一个州的法律都不一样,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很大。此外,还有汇率风险,但这个可以找银行对冲。”胡建明说。
本次中美继续暂停实施部分双边加征关税,是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的举措,有利于实现双方各自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随着最高法院解除禁令,特朗普政府“解散”教育部的工作继续推进,移民和留学生恐被波及。
惠誉在年中更新中,将美国2025年25%行业的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原因是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预期利率将长期维持在高位。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对伊朗三处核设施发动袭击。英国首相斯塔默、日本首相石破茂以及欧盟官员分别就此事作出回应。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称,有必要对国务院进行重组,精简这一规模和开支过去15年飙升的联邦机构,让其更符合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