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龙救不了的《神探蒲松龄》,败走春节档后仍想做大IP

第一财经 2019-02-11 19:37:19

作者:陈汉辞    责编:李刚

今年春节档竞争激烈,主打全家欢的奇幻电影《神探蒲松龄》尽管请到成龙主演,依然票房口碑双双失利。“一手好牌”为何打烂了?

截至2月11日16时,《神探蒲松龄》票房累计1.3亿元,豆瓣评分4.2分。

从没有哪年春节档如同今年这般竞争激烈。曾经的六强、四强争霸,今年变成了八强瓜分百亿票房。

《疯狂的外星人》含着金钥匙出生,黄渤与沈腾强强组合,使该片一开始就领跑春节档,预售、豆瓣评分、排片率均占绝对优势;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与韩寒的《飞驰人生》同样自带光环;打着“开启中国硬壳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更是凭借“创建电影工业的强大使命感”与主创团队的“阿甘”精神,在“宣发”渠道杀出了一条血路。除此之外,特供小朋友的《熊出没》、《小猪佩奇过大年》天然具有一定的吸金能力。

火拼的狼烟之下,对于决定命运的前两周,每一部影片的主控方都很忐忑,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排片率、上座率、票房数据、观众人群等各项数据的变化都难以预估。

在年味逐渐变淡的春节期间,电影院成为少有的积聚人气的去处。“先看成龙的《神探蒲松龄》吧,轻松搞笑。接下来,吴京、黄渤、周星驰,一部部来欣赏。”听取儿子意见的王蓉,选择了初一14:20的场次,3D影厅,上座率80%左右,在舒适的环境中看大文豪蒲松龄变身神探,大破妙龄少女失踪迷案,也是一种视觉享受。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与王蓉相似,选择《神探蒲松龄》的观众多是一家人,希望在笑声中持续过年的团圆与美好。

这样的情景也基本符合出品方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的预判,“这部影片是春节档里面最合家欢的,男女老少都适合看,这也是我们选择春节档的重要原因。”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神探蒲松龄》遭遇了滑铁卢,截至2月11日16时,该片票房累计1.3亿元。有影评认为,无论是影片制作水准、成龙的影响力还是故事呈现效果,全明星阵容的《神探蒲松龄》都不应该这么惨。

但上映前夕,《神探蒲松龄》的排片与预售就不起眼,排片仅为8.1%,预售票房也只有1150万元。初一上映后,口碑还算不错,在猫眼平台的评分为8.4分。遗憾的是,随着《流浪地球》等竞争对手的“联排炮”式的宣发攻势之下,《神探蒲松龄》几乎被淹没,豆瓣评分跌至4.2分。业内人士分析,照此情形,《神探蒲松龄》的票房会有几亿,与其投资不相上下。

明明是“一手好牌”,怎么就打了个稀巴烂?

在全民追捧“票房冠军”如何炼成的疯狂里,基本只有一类人是冷静的,那就是投资人。毕竟,能够盈利的影片只有10%左右,如何避免成为“炮灰”,一部不该失败的影片,更值得去研究探讨。

“贺岁档大佬”成龙的转型

对于如何厮杀春节档,《神探蒲松龄》的出品方并非没有预案。

“初一初二上映前两天,票房数多与少都是正常的,也都在我们的预测范畴之中,真正会拉开差距的,就从初三开始。这时候,就是口碑来引导票房变化,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影片质量决定一切,好片子是会吸引观众的。”对于《神探蒲松龄》的“口碑”,在春节前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亚宁是非常笃定的。

一部电影该具备的人气、故事、质量水准,这部电影都有。“《神探蒲松龄》是(春节档)唯一一部古装奇幻片,又是自带流量的成龙大哥主演,这就是差异性。”亚宁说,从2017年立项,出品方就剑指2019年春节档。

“贺岁档”一词最早来自香港电影市场。上世纪80年代,正值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每到春节前夕,都会有一些电影公司拍几部热闹喜庆的电影,专门安排在春节期间上映。当时处于萌芽状态的内地电影还没有档期概念。1994年,《大醉拳》以香港进口大片的身份在内地上映,能够走出录像厅,在影院里欣赏成龙酣畅淋漓的功夫,是当时年轻人所追捧的。

1995年上映的《红番区》是成龙打入好莱坞的作品,当年全球票房狂卖8000多万美元。

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作为第一部以“贺岁片”名义引进中国内地的影片,当年的票房收入仅次于施瓦辛格主演的好莱坞大片《真实的谎言》。正是受到《红番区》的启发,高军等人产生了扶植国产贺岁片和导演的想法。经过一番酝酿,三年后,号称国内贺岁片开山之作、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问世。当时,成龙已经以每年一部的速度,连续在国内推出了《警察故事4》《义胆厨星》《我是谁》等5部贺岁片,创下了近4亿元的总票房。

“成龙应该是国内电影市场中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贺岁档大佬’,不完全统计,成龙几百部的电影中,单是春节档上映的应该有20多部。春节除了吃团圆饭,看一部成龙的电影,已是一种习惯。”对于谁来扮演蒲松龄,亚宁心中唯一的人选就是成龙。

但当时成龙档期很满,亚宁担心邀约很难,颇感意外的是,成龙在看到剧本后,很快就有了回复。但是,大众是否认可功夫巨星扮演的文豪,又是另一份担心。

从1997年开始,冯小刚、葛优搭档的冯氏幽默喜剧基本替代成龙的功夫喜剧,成了春节档的绝对主角。从《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到《私人订制》,冯小刚成为贺岁档,尤其是春节档的常客,也成为喜剧大师。

“这是一个时代,也是一个标识,就是春节档、合家欢的喜剧已是一个重要的类型片,这是消费心理与消费市场所决定。”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如此认为。

从这一点看,带有“国际功夫巨星”光环的成龙压力并不小。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凭借其五色斑斓的时空背景、酣畅淋漓的动作戏、俯拾皆是的幽默桥段,成龙备受好莱坞的青睐,成为国际功夫巨星。但好莱坞也是把双刃剑,成龙电影的时空、故事、人物、价值观和精神气质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人甚至批评成龙“被好莱坞绑架”。

渐渐,成龙在好莱坞的事业开始滑坡,2004年多国合拍大片《环游地球80天》遭遇票房滑铁卢。

这一年,成龙重归香港,继续拾起他当年赖以成名的小人物、警察、平民英雄戏路,并开始了与内地的合拍,凭借《神话》、《宝贝计划》等多部合拍片,成龙再度打开了广阔的内地市场,2010年他以一部充满思辨精神的中等制作影片《大兵小将》回归贺岁档。

在王蓉看来,成龙的形象体系有许多关键词,比如小人物视角、谐谑气质、正义精神、平民英雄身份、传奇色彩等,但在这个体系之中,最重要的元素还是成龙行云流水的拳脚功夫,以及“摔不烂打不死”的顽强精神。

但岁月不饶人,《大兵小将》、《邻家特工》等贺岁片中,成龙的老态和疲态已很明显,身姿不复年轻时的矫健,动作也不再迅猛和犀利。

花甲之年的成龙多次向公众坦白,自己太累了,他不想再像年轻时一样跳海、钻火、跳楼、撞车了。

“大哥一直也在寻找突破,渴望转型。”提及这些,同为成龙粉丝的亚宁也有一种无言的痛。

曾有消息称,成龙曾想过跟张艺谋合作文艺片,但迟迟没有下文。另一种说法是,张艺谋热爱的那种万箭腾空、剑劈水珠、追求意境的动作大片,成龙又自认拍不来。

如此,成龙在一边监制、扶植新导演与功夫明星,一边试图转型,在其功夫体系中,加一些考古专家等文人的色彩,也取得了观众的认可。

起用新导演,开启“赌博”

年过六旬的成龙想通过大文豪蒲松龄来转型,成功的几率有多高?

亚宁给出了足以说服成龙的答案。首先,《聊斋志异》作为经典名著,具备成为“商业系列大片”的基因,“古典名著肯定是聚宝盆,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因为认知度在那儿,世界观也是被接受的。”

根据观众的认知度、观众的熟悉喜欢程度、情节的想象丰富度等综合数据考量,符合出品方需求的古典名著中,排名第一的是《西游记》,接下来是《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与《八仙过海》。相较而言,《西游记》改编的电影很多,也做过很多开创性的改编,而《聊斋志异》的改编并不多,比较巧的是,网络文学平台中,就有《聊斋志异》相关的网络小说,于是出品方买下了作者的版权。

但该网络小说并不适合做电影,给主创团队最大的一个帮助是人设,“把蒲松龄放在他的故事里,小说中的每个故事设定成一个案件,由蒲松龄来探案。这也是最新奇之处。”受此启发,编剧写的第一个版本让主创团队比较满意。蒲松龄执阴阳判化身神探,与捕快严飞联手追踪金华镇少女失踪案,宁采臣与聂小倩的爱恨情仇又串起了整个破案过程。

《神探蒲松龄》起用了在英国学习并在好莱坞待了很长时间的严嘉作为导演,他曾参与制作过《木乃伊》、《变形金刚》等影片。

亚宁认为,故事创新需要逻辑通顺,“最为关键的是,蒲松龄与别的大文豪又有不同,在电影中他有很多可爱调皮之处,比如给孩子们讲聊斋的故事,他身边还有几位精灵,充满着乐趣,这些与成龙大哥本身的喜剧幽默风格还是比较符合的。”

其次,《神探蒲松龄》是特效电影,很多时候是演员在绿布之下与空气进行表演,很多场面,包括打斗场面可通过特效完成。如此,变身神探的成龙依旧可以行云流水,诙谐有趣。

但成龙与出品方也需承担风险,那就是,谁来执导电影。

众所周知,好莱坞特效电影工业已相当成熟,目前全球票房排名前20的电影中,特效电影占到了一多半,比如,《变形金刚》系列、《阿凡达》、《星球大战》等影片,特效都成为极其重要的元素。但特效电影对中国导演仍是比较新的电影形态,近年仅有徐克的《狄仁杰》系列被市场认可。

如此情形之下,起用新导演,就是一次“赌博”。

“往往好的资源都集中到了知名导演那儿去了,但是年轻人总需要出来,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培养扶持一些年轻人,他们能够保持创作上的年轻的心态和比较现代的创作理念。”亚宁希望,新导演能够借此脱颖而出。

最终,在英国学习并在好莱坞待了很长时间的严嘉成为《神探蒲松龄》导演首选。资料显示,严嘉曾参与制作过《木乃伊》、《变形金刚》等影片,回国后,严嘉和另一位特别关注技术的导演参与制作了《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严嘉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是82分钟的特效电影《食人虫》,豆瓣评分仅3分。

亚宁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件事,“他当时拍这部特效电影,只有600万还是800万元投资,可以看出有的特效是没有完成的,一看就是没钱了。他有一定的基础,之前我们看到《大闹天宫》和《三打白骨精》也不错,所以我是觉得可以用。”

《神探蒲松龄》的特效制作耗时近一年,特效投入超过总投资的三分之一。

特效制片总监Connie Yawen Gao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配合主人公“入奇境、下凡尘、捉妖邪”的角色定位,特效团队大量运用了CG电影后期制作技术,创造出影片中的“梦幻世界”。

亚宁感叹,复杂的特效几乎耗费一年时间,单是特效投入就占到总投资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试错之后,蒲松龄还会拍网剧?

这场花费巨大心力与财力的“赌博”,最终失败了。目前春节档已结束,《神探蒲松龄》票房才过亿,这个数字仅是《流浪地球》小半天的票房。

在《神探蒲松龄》的评论中,有观众认可编剧的创新精神,但限于影片时间有限,很多背景并没有交代清楚。对于蒲松龄变成神探的角色设定,有观众叹息,“成龙大哥年纪大了,挤眉弄眼真的不适合他了。他想表现得又俏皮又机灵,我只觉得油腻和怪异,像一个深井冰老头。”至于花费巨资的特效,则成为最大吐槽点,“蒲松龄手下的那几个妖怪,感觉造型审美不在线,丝毫看不到可爱之处。”

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在整个贺岁档中,《神探蒲松龄》无论故事还是特效,都可谓中规中矩,豆瓣评分不至于那么差。但市场就是战场,稍有不慎,就会大势已去,尤其是对于关键的大年初三的口碑决战,出品方也没有采取太多措施去挽救,口碑一日之间从8.4跌至4.7分,几乎无回转之力。

至于为何没有挽救,业内分析,基本是两个原因。一是宣发资金有限,按现在行业的打法,宣发费用基本与投资成本持平,有的甚至更高。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了解到,此次贺岁档的宣发投入,最重要的影片都上亿了,最高的近2亿元。相较而言,《神探蒲松龄》宣发费用算是低的,与最高投入项目相差8000万元左右,除去前期与院线的沟通,要想和《流浪地球》一样在大年初二去做所有主创的“联发炮”式宣发,可能性几乎为零。

其次是春节档竞争太过激烈。“成龙+阮经天”的组合,相较于吴京,以及“沈腾+黄渤”,略显单薄了些。若没有特别过硬的故事,胜算并不高。

一部电影失败的原因毕竟错综复杂,但值得庆幸的是,作为影视行业的“新兵”,该片出品方爱奇艺影业有试错的机会。

2014年,爱奇艺影业成立,提出的战略方向是,致力于创新互联网影业模式,整合内外部平台资源,使爱奇艺影业的互联网基因服务于电影行业,为电影行业创造更多价值。历经《我是你妈》、《八月》等小成本主控项目的试水,以及“整合百度糯米资源”,打通了票务上游的宣发、营销等环节,爱奇艺影业在2017年才开始制定“主控IP”方针,《神探蒲松龄》就是第一个大的IP项目。

按照计划,蒲松龄会有系列,比如,《蒲松龄》网剧,同题材的VR电影、动漫和游戏,这些系列项目虽然不会太受电影的影响,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打硬仗,将是爱奇艺影业真正要反思,并下功夫解决的问题。毕竟,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第二回。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