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一轮强力去杠杆和金融严监管后,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得以缓解。但由于内外部情势急剧变化,中国经济“稳中有变”,亦存在下行情势压力。那么,如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在稳杠杆基础上坚定不移去杠杆?如何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些问题考验决策层的定力和智慧,也将决定2019年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
在2019年亚布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表示,中后期看货币超发是伪命题,我们系统性风险是可控的。所以说,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适当的宽松也是及时的,促进融资总量恢复也是正确的。
中诚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毛振华表示,从总量和结构来看,不会很快的逆转宽松政策,这是一个趋势。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讨论中国的货币政策,光看短期形势是不够的,要看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比如说过去20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从2000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来看的话,GDP实际增长3.8倍,货币M2增长了12.6倍,这是一个非常大幅度的货币供应增长。实际上,中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绝不是仅仅从2008年开始的,是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货币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那么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的结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的货币宽松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持续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国金证券相关人士称,主要出于自身经营考虑。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带来的不仅是美联储受压下的降息空间开启,更是各国央行如何反思用相关性决策依据执行因果律判断的传统政策框架,并面对新技术和新传导机制,迎应新决策环境的制度范式变革。
货币支持政策要更加瞄准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消费领域的市场主体生存、发展基础强化,以及消费者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持续性等。
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持续落实适度宽松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