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央“三农”文件: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

第一财经 2019-02-19 20:12:30

作者:邵海鹏    责编:黄宾

业内认为,“保险+期货”模式旨在“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

19日,2019年中央“三农”文件发布。文件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扩大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和“保险+期货”试点,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这已经是自2016年以来连续四年中央“三农”文件对“保险+期货”模式的支持。有所不同的是,此前提法为“稳步扩大”,今年强调的是“扩大”。由此可见,随着三年的试点推进,“保险+期货”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探索推出的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模式。

“保险+期货”模式自推出以来,为涉农企业有效管理市场风险、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补贴方式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不受国际贸易反补贴规则约束,有助于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

业内认为,“保险+期货”模式旨在“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

一是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把期货价格作为保险产品的目标价格和理赔依据;二是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为投保的种植、养殖产品分散价格下跌的风险。

以橡胶为例,天然橡胶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橡胶树种植期长,价格波动大,从种植到割胶,长达7~8年,期间加上日常管理的投入以及必要的化肥、农药等支出,如何在开始产胶后能卖出好价格,以覆盖前期投入和价格低迷期间的影响,是各方都希望解决的难点。

随着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覆盖面的扩大,胶农们“如果橡胶收入能得到保证,更希望参与橡胶的种植”的期待正在变成现实。

据媒体报道,在胶价高的年份,种植橡胶的收入就能达到6万~7万元,近年来则降到1万元左右。由于参加保险项目,割胶收入加上保险公司的赔付,总收入应该在正常卖胶收入的3倍左右,虽然不及收成较好的年份,但还是帮助提高了总体收入。

橡胶行业的“期货+保险”,是保险和期货公司在传统农业价格保险外,联合创新的一种新保险模式。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贺军表示,“保险+期货”不同于传统农产品价格保险之处,在于将风险转移到了期货市场,“传统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是农户和保险公司的闭环,保险公司每年收取的保费,希望能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实现盈亏平衡”。

由于“保险+期货”的模式,更多利用市场化手段对风险进行了分散,无需保险公司考虑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组合来实现平衡,有利于降低保险费率,降低农户的保险成本。

今年1月28日,玉米期权、棉花期权、天然橡胶期权分别在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同步上市。这是在2018年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发生积极变化,上市品种、服务能力、市场质量、风险管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整体亮相。

玉米是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品种,处于产业链的顶端,覆盖鸡蛋、生猪、淀粉、酒精等产业。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严绍明表示,玉米期货经过15年的稳定运行,为玉米产业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工具。玉米期权将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更精细的风险管理工具,在保障农民收入、提升“保险+期货”水平、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上市棉花期权,业内称,将降低“保险+期货”试点风险对冲成本,为现行棉花价格补贴政策提供有益参考和有效补充,这是郑商所服务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

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罗红生在上市仪式上指出,棉花期权上市后,棉花期货、期权、保险等金融工具相互配合,对深化目标价格改革、探索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天然橡胶期权,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副主任程莘则认为,这将为相关企业提供更精细的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降低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的成本,更好地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副会长郑文荣认为,近些年来,植胶区利用天然橡胶期货在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胶农增收等方面都收到了显著效果。此次推出天然橡胶期权,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期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