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广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
自从2015年,全国人大授权33个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进行为期三年的“三块地”改革。“三块地”试点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再次延长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期限的决定草案,拟将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法律调整实施的期限再延长一年至2019年12月31日。
对于过去的“3+1”年改革,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俊杰评价称,经过四年的改革探索,对标改革目标,各项改革任务基本得到了形式上的完成。
当前“三块地”改革试点的成果如何?刘俊杰称,历经四年的探索,从试点情况来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规则体系,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健全宅基地权益保障方式、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在完善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系列可供推广的制度成果。
具体而言,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方面,从改革试点的实践看,可供推广的制度成果有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缩小土地征收范围;实行土地征收民主协商机制,规范土地征收程序等。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方面,可供推广的制度成果有明确入市主体、入市方式、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以及入市配套政策等。在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可供推广的制度成果有宅基地权益保障制度、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等。此外,三块地改革都涉及的完善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应在推广范围之列。
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刘俊杰建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转变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应以渐进性、市场化为基本取向,需要继续拓展改革内容,着眼长远进行系统性重构,统筹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概述了财政政策将采取的措施,包括扩大赤字和发行更多政府债券。
要紧盯粮食保供稳价,加强监测预警、收储调控、预期引导,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把促消费和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是今年提振消费的一大亮点。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