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三大攻坚战接下来怎么打,政协委员划出了重点

第一财经 2019-03-05 23:46:42

作者:任小璋    责编:杨小刚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处理好去杠杆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

“北京2013年重污染天气58天,去年一年15天,这说明我们治理的路子是对的。”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民建中央常委、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

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以“政协委员谈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

去杠杆与稳增长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处理好去杠杆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

“2016年以来,国家去杠杆的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前些年我们的宏观杠杆率每年平均上升十多个百分点,风险积累得非常大、非常快。2016年到2018年,宏观杠杆率每年平均上升只有5.8个百分点,速度下降了一半。其中,2018年宏观杠杆率不仅没有上升,还下降了1.5个百分点。稳杠杆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会上谈道。

陈雨露表示,当前进行的是结构性去杠杆,希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的杠杆率能够尽快降下来,把债务尽早降下来。“结构性去杠杆和稳增长之间有很多统一面,并不是完全对立。结构性去杠杆最终的目标也是要稳金融,而金融稳经济才能稳。”

此外,陈雨露指出,在结构性去杠杆过程中,“僵尸企业”的出清要坚定执行,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高效率增长。同时“我们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债转股’,把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本投资。去年7月,人民银行专门定向降准释放了5000亿的资金来支持市场化的“债转股”,对这部分企业稳增长也起了很大作用。”

陈雨露强调,要保持宏观杠杆率长期持续的稳定,需要推进金融和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绿色金融业务方面,陈雨露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这几年我国绿色金融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到2018年末,我国最主要的21家银行绿色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了8万多亿,同比增长16%。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规模居世界前列。在国际范围内,中国的绿色金融也拥有着相当的国际话语权和引领力。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绿色金融的发展有三项核心工作要做,包括构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持续推动绿色金融的国际化进程。

污染防治攻坚着力点在哪儿

2018年污染防治初战告捷,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的着力点在哪里?

对于这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资委原副主任、原银监会副主席李伟表示,首先,要着力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防治的各项行动。大气污染的防治要着重对京津冀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的秋冬季大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水污染的治理要侧重水源地的监控治理、黑臭类水体的治理,以及饮用水安全的治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应该作为一个着力点。

在土壤治理方面,是要扎实做好土壤环境的监测、调查和统计工作,真正摸清底数,因地施策、科学施策。还要加大对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都紧密相关的问题的治理力度,比如垃圾围城、农村环境,以及中国农村种植方面农药和化肥过度投放等突出问题。

其次,要着力营造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合规排放、大众绿色消费,各尽其责、良性共进的外部环境。要通过依法、透明、专业、可问责的政府监管来促进企业遵守环保法规。同时,要着力为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可行的减排机制和标准。

污染源的解析对污染治理至关重要。发布会上,刘炳江提供了一组数据,据北京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18年北京PM2.5的源解析”,北京2018年全年PM2.5每立方米51微克之中,2/3来自北京市,1/3来自外界传输。重污染期间,55%~70%来自于外地。

刘炳江表示,北京本地污染中45%来自移动源,比如机动车这一类,所以主要矛盾已经不是产业结构和煤炭治理了,已经转移到移动源治理上来了。“措施千万条,但是减排是第一条。”

健康扶贫、精准脱贫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既定目标,医疗保障是其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怎样才能够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他给出了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有138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健康扶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国有190.5万户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户脱了贫,占贫困户总户数的40.1%。

然而,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660万,其中因病致贫、返贫占40%以上,而且越往后剩下的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占比将越高。因病致贫不同于就业、住房、因学等致贫因素,难以做到一次性消除。

王培安认为,做好健康扶贫工作,要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少生病。

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的问题。“目前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向贫困人口适当倾斜以后,贫困人口报销门诊只能达到50%~60%,住院只能达到70%左右。要建立针对贫困人口的健康扶贫的补充保险,这个措施这几年正在推行,但是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在解决看得上病的问题方面,王培安表示,要突出重点,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实施分类救治,做好21种大病的专项救治,通过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付费标准、报销比例,确保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逐步扩大集中救治的病种范围。

“此外,还要强化贫困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综合培养,要实施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要实施好基本医保县域内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各类医疗保险在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及时结算。”王培安补充道。

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如何确保扶贫资金能够得到安全和高效的使用这一问题时,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审计署副审计长秦博勇表示,建议有关部门在管理使用扶贫资金的时候,要重点关注扶贫资金的精准、安全和绩效。

在扶贫资金的精准上,秦博勇认为,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到贫困群众身上,特别是要关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搬迁和社保兜底的这些政策在基层落实的精准情况,确保能够精准脱贫。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