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规则,科创板配售向机构倾斜,个人投资者将缺席网下打新,引发广泛关注;
有私募机构计划面向这些“大户”发行相关产品,提供通道参与网下打新;
更有资金掮客闻到“商机”,科创板惊现垫资开户,1000万放款1天收费2万元;
……
3月20日,科创板重要消息一文速览:
►个人投资者无缘网下打新
在此次参与科创板新股网下配售的队伍中,个人投资者将缺席。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参与询价的网下投资者被确定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
与此前主板市场规则相比,“符合要求的个人投资者”被排除在外。
光大证券研报分析,就科创板配售机制来看,整体询价和定价缓解淡化市盈率控制,更加市场化。由于科创板上市公司选择标准与主板差异较大,且经营活动不确定性较高,机构投资者无论是投研能力还是风险承受能力均强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股票配售向机构倾斜的制度安排是合理的,也与科创板定位相契合。
►个人投资者或可借道私募产品参与
手握数千万资产的“大户”们无法参与网下打新,只能和散户们一起涌入网上打新?
答案是未必。
据澎湃新闻报道,已有一些私募机构计划面向这些“大户”发行相关产品,提供通道参与科创板股票的网下打新。
上海一家私募机构人士透露,如果有个人投资者,拿过去参与网下打新的几千万资金过来,由私募成立一个产品,参与科创板股票的网下打新,技术上完全可行,私募机构相当于扮演了一个通道的角色。
上述私募人士介绍,所在私募确实有计划进行这样的操作。同时,也会成立相关产品,募集资金进行科创板的网下打新,来增厚收益。
不过,私募参与科创板打新也有痛点。凯纳资本合伙人陈曦认为,相对公募基金而言,私募的资金募集较慢,银行跟公募基金的合作已经非常顺畅了,但是对于银行自己跟私募的合作,受到资管新规的约束,有一定困难。
►科创板惊现垫资开户,1000万放款1天收费2万元
科创板关于个人投资者“20个交易日资产日均不低于50万元”的要求,看似门槛较高,但有资金掮客却嗅到了“商机”,开始做起“垫资开户”的业务,想以此帮投资者绕开开通权限的门槛。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对上海、北京等地调查发现,受访掮客均称,只需收取2万元费用,就可以将1000万元垫资打到个人投资者的账户,并宣称最快第二天就能开通科创板权限,开通后就把资金拿走。
1000万资金1日游,同样达到了“20个交易日资产日均不低于50万元”的效果!垫资开通科创板权限,是否存在隐患?
某证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官方对科创板支持力度很大,各界期望很大,所以肯定受到市场的热捧。虽然科创板的门槛要比新三板低,流动性更好,但50万的门槛仍然不低,垫资情况存在。但是监管肯定不认可垫资,因为部分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弱,所以才会设置门槛。提供垫资,使门槛形同虚设,不是监管层初衷。
►地方政府真金白银补贴科创板
除了企业备战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当地企业登陆科创板,目前已有十多个省市出台真金白银的多项补贴政策。
在目前已公开发布补贴政策的省市区当中,上海市徐汇区以每年最高补贴2000万元位列补贴金额排行榜第一。
►华兴资本包凡称已为科创板做布局
华兴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凡今日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中国快速成长的新经济行业与参与者带来更多机会。未来国家会支持重点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参与科创板,而华兴资本在这些行业中拥有大量客户基础。
“华兴已经在科创板做了很多布局,”包凡称,包括在整个科创板规则制定的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对整个规则制定也做了一些贡献。
但他也表示,整体科创板的落地可能要等到今年6月份以后才更明确。
(参考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澎湃新闻、大众证券报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印发通知,会同财政部及时向地方追加下达今年第二批81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补贴对象涉及两类,一类是领军及特聘人才,第二类是学历及技能人才。
个人消费者在参加本次活动市场主体新购置乘用车,根据所购车辆开票价格给予相应补贴,支付指定金额车款时扣减对应金额消费券。
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购买10万元以上(含)的新能源小客车新车,且在规定期限内转让本人名下在外省市登记的小客车,给予一次性1.5万元定额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