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将领跑PCT专利申请,正致力提升整体科研实力

第一财经 2019-03-20 22:45:19

作者:郭丽琴    责编:钱焜

中国在通过PCT途径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上增长引人瞩目,但代表科研实力的高质量专利落地,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近年来,中国在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上增长引人瞩目,但代表科研实力的高质量专利落地,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继续保持非凡表现,共提交PCT申请53345件,紧随美国的56142件保持全球第二,按照这一趋势,预计中国将在今后两年赶超美国。其中电信巨头华为以5405件申请位列全球榜首。

WIPO总干事高锐日前在日内瓦的一场发布会上称,在通过WIPO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中,亚洲占据多数,对于这一充满经济活力的地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凸显了创新活动从西向东的历史性地理转移。”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知识产权业内人士认为,能申请走向全球的PCT的专利,一般质量较高,代表了创新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五年,中国PCT专利申请数量增速较高,但申请数量并非代表这些申请最后能够落地为获得专利授权的数量,相对应的是,中国的科研实力整体不如美国,这个差距应该承认。

 2013~2016年,中国的PCT专利申请数量一直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列全球第三。2017年,中国开始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申请国。

值得一提的是,3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及“高质量专利”概念时称,从去年开始,五年之内将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一半以上,达到目前国际上最快的水平。

高锐称,2018年在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全部国际专利申请中,半数以上来自亚洲,中国、印度和韩国增长显著,推动产权组织全球知识产权服务再创纪录。

其中,中国较去年增长了9.1%,韩国增长8%,而美国则下降了0.9%。排名前列的国家还包括日本、德国、韩国、法国、英国、瑞士、瑞典和荷兰。排名前列的企业包括华为、三菱化学控股株式会社、英特尔、高通、中兴、三星等。排名前五的技术领域是: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电子机械设备及能源、医疗科技、交通。

在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方面,中国以6900件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位列第三。虽然中国目前还不是海牙体系的成员,但来自中国用户的申请达138件(包含314项设计),增长率超过140%,显示出海牙体系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中具有独特价值和作用。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会长杨梧日常需要处理大量协助中国企业申请PCT专利的业务,他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申请国际专利的花费很大。PCT是申请外国专利使用的一种成本较低的途径。如果参照几百年前的巴黎公约,一个专利在中国申请后,每在一个新的国家申请的费用大致为十几万元人民币,如果在十个国家同时申请,成本将达到100多万元。

他介绍称,PCT专利申请最直观的好处是,只需提交一份大概每个成本为1万元的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

曾经在WIPO任职的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曹卉也对第一记者称,PCT本身只是一个方便成员国的发明人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的机制,PCT或者说WIPO本身是不做专利审查的,因此很难确认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申请专利数量的大国,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政策正在向高质量专利方向转移。

申长雨称,从去年开始,五年之内要将商标审查周期由过去八个月压减到四个月以内,要达到目前经合组织国家最快的水平;要将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平均压减1/3,其中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一半以上,也要达到目前国际上最快的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说,高质量专利应该指的是含有较大技术和创新含量的发明专利。相较于商标,由于专利审查比较复杂,所以周期并不确定。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布的信息,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稳定在22个月。

去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重点督查专利申请相关政策的调整落实情况,具体是与专利的申请(包括PCT专利申请及其他途径向国外提交的专利申请)、授权、拥有和维持等相关的市、县(区)、园区各类政策。

并指出,对于专利申请的资助范围应仅限于获得授权的专利申请。对于未授权的国内专利申请,不应给予任何形式的财政扶持。同时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对于弄虚作假套取专利申请相关财政资金的申请人,限期收回已拨付的财政资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