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海证监局披露《海通证券关于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情况报告》(下称"辅导备案报告")。辅导备案报告显示海通证券等中介机构将对上海硅产业集团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科创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等。上海硅产业集团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3月18日上海新阳(300236.SZ)披露了与上海硅产业集团进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的公告,上海新阳持有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昇”)27.56%的股权,上海硅产业集团持有上海新昇72.44%的股权。因上海新昇经营发展需要,上海新阳拟将持有的上海新昇26.06%的股权转让给上海硅产业集团,上海硅产业集团采用增发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交易,交易对价为4.82亿元。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获得上海硅产业集团1.47亿的股份,仍持有上海新昇1.5%的股权,上海硅产业持有上海新昇股权增加为98.5%。
然而,本次交易尚需提交双方股东大会及有权机构审议,能否获得批准存在不确定性。相关的资产评估报告需完成国资备案程序。若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目前未预知的重大事项影响,可能导致本次交易终止。
2018年上海新阳业绩锐减。该公司2018年业绩快报显示,去年其归母净利润仅为700万元,同比大降90%。上海新阳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自身及上海新昇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预计本次交易完成后将使公司产生2.5亿元左右的净利润。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示未来IPO市场有望在稳定中持续发展,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数字支付公司Klarna和医疗用品制造商Medline等多家公司均已暂停其IPO计划。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技术先进性和业绩可持续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