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3日,上海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联合举办了第九届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论坛的主题是“金融与科技——融合发展之道”。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黄红元,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等出席了论坛。虹口区副书记、区长赵永峰为开幕式致辞,并宣布上海金融科技园区正式成立。
而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以中国证券博物馆理事长的身份现身论坛,在现场为大家讲述了证券博物馆的故事及其如何记载着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引发业界关注。
作为中国证监会在上海设立的全国性行业博物馆,中国证券博物馆于2018年12月22日正式揭牌,是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黄浦路15号(原浦江饭店), 有意思的是,馆址正是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的原址。
记者了解到,浦江饭店原名礼查饭店,创办于1846年,1907年扩建为具有新古典主义维多利亚巴洛克式建筑。浦江饭店是上海市第三批二类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占地面积45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563平方米。
”中国证券博物馆,就坐落在北外滩。你到卢浮宫、到奥赛美术馆、到大都会,都是听人家讲他们的故事,我们的博物馆,讲的是中国的故事,再具体一点,中国证券期货市场发生的故事。“姜洋介绍道,中国证券博物馆有着多个第一:第一个电灯、第一部电话、第一部电影,是从这里推向全国的。博物馆中的这些电话电灯都是,好多都是上市公司所有。百年来产业更替、时代发展,很多公司被并购,科技创新一代一代地把原来的老企业顶了出去。
”1990年12月,作为全国第一家正式批准的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通过三十年的努力,我们借鉴西方,根据国情,现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姜洋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及近期科创板的推出,是全球投资者来投资中国市场的机会,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姜洋介绍,证券博物馆跟历史一脉相承,是过去历史文化的积淀,“将成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场平台”。对于它的定位,“一个是证券期货收藏展示中心,国际金融文化交流中心,投资者教育培训宣传研究中心,这三个中心“,姜洋透露。
“博物馆是一个进行普及公民证券期货知识的大课堂。“姜洋表示,”我们要把中国这一段自己特色的东西,通过抢救性的征集、收集、归整留下来,给我们的后代。”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将于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在日本大阪举办,会期184天。世博会博物馆作为国际展览局授权的全球唯一官方博物馆和文献研究中心,将作为参展方全程参展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
此次签署ETF互通专项协议,是两所积极落实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成果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务实合作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方向迈进,将推动两国资本市场各方进一步增进了解、深化合作。
“城市探索”栏目会定期探访、盘点最新开放的城市文旅空间。公园、博物馆、书店、美术馆、小剧场以及各种无法定义的空间,只要具有公共性、有趣,我们就会前去踏访,为读者推荐。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