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香港首批虚拟银行牌照出炉:渣打、中银香港、众安博得头筹

第一财经 2019-03-27 17:42:47

作者:安卓    责编:于舰

还有5张牌照待发。

众人瞩目的首批虚拟银行牌照终于尘埃落定,27日下午,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金融管理专员已根据《银行业条例》向 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授予银行牌照以经营虚拟银行,牌照于今日生效。

上述三家合资公司的股东背景分别是:中银香港与京东科技、怡和集团组成的合资公司 Livi VB Limited,渣打、电讯盈科、携程金融及香港电讯组成的合资公司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以及由众安在线、百仕达组成的合资公司众安虚拟金融。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说,引入虚拟银行是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虚拟银行不设实体分行,只能透过互联网为客户遥距开户和提供各类银行服务,我相信它们要立足于以客为本的理念去提供崭新的银行服务,才能够吸引客户。另外,虚拟银行的业务目标是面对广大市民和中小企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这亦会促进普及金融。”陈德霖说。

另外,根据已获发牌照银行的业务计划,首批3家虚拟银行的服务预期可于6至9个月内正式推出。发出上述银行牌照后,香港的持牌银行数目将增至155家。金管局仍在处理余下5份的牌照申请,进展良好。

事实上,早在今日午间,就已经有消息称香港金管局将于下午4:45举行传媒简报会,预计会公布首批虚拟银行发牌名单。

“我们也在等,很紧张。”一家参与申请牌照的机构负责人对在中午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说,但结果显示,这家公司并未在首批行列。

“我们目前仍然继续配合金管局的牌照申请工作,WeLab作为一间在港土生土长的金融科技企业,过去六年来,一直凭借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及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金融科技服务。我们坚信WeLab拥有进一步推动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战略优势。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能有机会继续为大众提供更多更便利及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及产品。” WeLab个人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陈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WeLab此次也未在首批之列。去年8月,总计有29家机构递交了香港虚拟银行牌照申请。在今年1月,香港金管局已向其中8家公司发出通知函,表示申请已进入下一轮甄选,其中就包括渣打、众安在线、腾讯财付通和蚂蚁金服等。

所谓虚拟银行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电子渠道而非实体分行,给客户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的银行。

早在2017年9月,香港金管局公布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推动香港迈向“智慧银行新纪元”,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在香港引入虚拟银行,并在2018年2月及5月两度修订《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并提出“银行、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均可申请在香港持有和经营虚拟银行”,内地科技巨头、金融翘楚也被纷纷吸引。

据了解,内地和香港曾有超过20家机构包括银行、非银金融、通讯、科技、电商等行业的公司表示过对虚拟银行牌照的兴趣。

虽然这是香港首次发出虚拟银行牌照,但虚拟银行其实并不是新事物,在外国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甚至香港金管局本身也曾经在2000年发出《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

平安证券分析师李永琛认为,香港的传统银行业在过去几年也投入了上亿元的资本开拓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渐趋成熟,例如星展香港就有35%的新客户是来自数码渠道。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ING Direct就是虚拟银行的先驱,主力发展个人及小微企贷款,楼房按揭,零售投资产品等。ING Direct 是一间纯粹的在线零售银行,没有实体分行,大量节省职员薪金、租金、设备成本。

李永琛介绍,凭借较低运营成本的优点,ING Direct在欧美国家迅速扩展,可惜控股企业ING 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受到严重打击,最终需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各地的ING Direct拆售给其他金融机构,但ING Direct的经验证明了虚拟银行的商业模型是能够成功的,ING Direct的业务被高价收购则显示传统银行希望把握在线金融服务的高速增长,急于建立成功的在线平台。

国盛证券分析师刘高畅认为,香港的虚拟银行有别于内地,可以吸纳储蓄,并明确地被定义为“提供零售银行服务”,理财、保险、黄金等互联网创新业务都可尝试,业务拓展空间较大,牌照含金量更高。而根据国外的经验,虚拟银行往往要提供比传统银行高的存款利率,将对传统银行净息差施加压力,可作为存量金融业态的补充,带动存量传统金融业务的转型。另外,由于业务都在线上,风控方面需要大量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