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带量采购、两票制冲击,医药流通企业寻出路

第一财经 2019-04-09 19:55:01

作者:林志吟    责编:彭海斌

过去的2018年,是医药行业“两票制”全面推行的一年。医药商业流通行业受到的影响逐渐显现。

过去的2018年,是医药行业“两票制”全面推行的一年。医药商业流通行业受到的影响逐渐显现。

国药控股(01099.HK)是医药流通行业的老大。公司八成以上的营收来自于医药分销。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5.26亿元,同比增长11.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8.36亿元,同比增长4.67%。而2017年,公司营收增速仅有7.48%,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却仍可以达到13.91%。

财务费用激增被视为是国药控股业绩放缓的一大拖累因素。过去的2018年,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四成左右。财务费用增加,缘于两票制全面实行下公司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延长有关。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2017年的94天延长至2018年的98天。

“两票制” 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这项始于2016年4月的医药行业的变革,意在压缩药品流通层级,减少药品层层加价情况,从而挤掉药价虚高成分。2018年,两票制在行业里全面推行。

两票制的推行,促使当前整个药品流通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小的经销商、二级或二级以上代理商被“血洗”淘汰出局。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调拨业务由此受到冲击。

为应对行业的这种变局,医药流通企业的销售对象,纷纷加码转向面对医院。医药商业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药品流通层级压缩了,医药流通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是在提高。但是,医药流通企业的结算对象,从原来相对弱势的中小经销商变为强势的医院。由于医院在药品流通链条上的优势地位,应收账款账期也相应要较长。

像国药控股这样的流通巨头要面对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难题,中小流通企业更是如此。以中国医药(600056.SH)、柳药股份(603368.SH)、人民同泰(600829.SH)这样的区域流通巨头来说,2018年年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普遍也在延长。如中国医药的周转天数从2017年的84天延长至2018年的99天;柳药股份从2017年的128天延长至2018年的135天;人民同泰也从2017年的122天延长至2018年的130天。这些企业的财务费用亦在攀升。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加剧了企业资金压力。有部分医药流通企业2018年年报经营性现金流呈现净流出状态。如南京医药、嘉事堂年报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分别是-3.67亿元、-2.92亿元。

面对这种资金压力,有企业也在年报中强调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2019 年,公司一方面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紧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减少下游客户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将加强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及其他经营风险的控制,此外,公司将加强财务费用成本控制,建立有效、顺畅的管理流程,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柳药股份如是言。

对整个医药商业流通企业来说,目前靠药品流通差价已难以提升竞争优势。除了两票制外,行业的另外一阵痛是带量采购政策的推行。国家在11个城市公立医院试点的带量采购近期已正式启动。带量采购是要破除现行药品招采制度的种种积习,解决药品带金销售等难题。业内预计,带量采购后续会在更多城市推广开来。

有多位医药商业流通人士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带量采购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冲击不可小觑,这场以降价为目的的带量采购势必带来很多的压力,进而压低行业的利润空间。

因此,对于医药商业流通企业来说,此时此刻更大的命题还是如何寻求新出路。

有企业已在提前进行布局,如进行外延式扩张,以上海医药为例,在过去的2018年,公司完成了中国医药商业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案,将康德乐中国“揽入”怀中。借助这次并购,让上海医药(601607.SH、02607.HK)晋升成为全中国最大的进口代理商和分销商。这也让上海医药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速逆势提高,增速同比达到10.24%。

也有企业也完善自身的物流体系建设,打造自身的核心优势。如在上个月,广州医药旗下的广药生物医药城白云基地物流项目宣布动工。建设该物流项目的,是要响应广东全省终端配送4小时服务目标,年吞吐能力达到2400万箱,日订单处理能力达到22万订单。

华润医药(03320.HK)在年报中表示,随着“两票制”全面执行落地,分级诊疗、医药分开等政策推进落实,公司也将优化物流布局,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继续推广医院物流智能一体化、DTP、电商业务等创新业务模式,巩固医药分销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市场领先地位,积极推动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提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