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苹果备战全新屏幕技术,产业链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19-04-10 15:09:23

作者:钱童心    责编:宁佳彦

Mini LED尚未形成大批量的供应的能力,在成本、巨量转移和一致性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挑战。这个周期会很长。

苹果正在准备一种全新的屏幕技术,将用于大尺寸的显示器产品,比如新款iPad、苹果电脑和MacBook。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最新预测报告称,苹果未来几年内将发布多款采用全新显示技术Mini LED,相比较于目前广泛用于小尺寸产品的OLED技术,Mini LED这种背光技术面板将提升屏幕的色彩和对比度。

报告提到的相关技术供应商,包括台湾地区的晶电与瑞仪光电,日本的丰田合成(Toyoda Gosei)以及丰田合成与晶电合资的丰晶光电、韩国的LGD等。其中晶电、丰田合成以及丰晶光电分别负责独家LED生产、设计与销售;瑞仪为独家背光供货商,将受益于高单价的Mini LED Blu。瑞仪光电近半年股价已经累计上涨超过60%,远超同类电子股8.6%的涨幅,晶电近三个月股价也大幅上涨近20%。

郭明錤报告还预测,苹果新一代的显示器将会拥有全新的设计,并且面向非常高端的定位,最早一款产品发布可能会在今年6月的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上。

具体来说,今年二三季度,苹果将推出采用mini LED技术的31.6 英寸独立显示器;2020年底至2021年初,苹果将推出采用mini LED技术,带有10英寸和12英寸显示屏的新iPad;而采用mini LED技术,带有15英寸和17英寸显示屏的新MacBook电脑可能于2021年上半年推出。17英寸的MacBook电脑也将成为苹果最大屏幕的MacBook。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目前苹果大尺寸产品使用的主要是液晶显示技术,比如IPS、LTPS和aSi等;包括iPhone高端智能手机在内的小尺寸产品一般使用OLED显示屏。而Mini LED的主要优势在于响应速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上都比OLED屏幕显示的效果更好;在功耗方面,Mini LED相比传统LED显示屏也大幅降低。

对于苹果而言,广色域(WGC:Wide color gamut)和高对比度是苹果大尺寸产品的下一个关键技术创新,因此Mini LED将成为最佳技术方案。报告指出:“目前高端智能手机已普遍支持WCG与高对比度,所以我们相信高端中大尺寸产品支持WCG与高对比度为未来重要产品差异化。”此外,由于苹果的中大尺寸产品主要定位为生产力工具,服务于苹果软件的开发者,所以与OLED相比,更适合采用寿命较长与没有烙印问题的mini LED来实现。

不过,即将推出的31.6 英寸的苹果独立显示器定位非常高端,预计不会对供应链有显著贡献。但郭明錤认为,通过生产31.6寸独立显示器的经验,苹果有望与供应链改善关键设计与生产技术,比如巨量移转、动态背光分区与驱动IC设计等,这将有利Mini LED的商品化,用于未来的iPad与MacBook中。Mini LED 在iPad与MacBook的应用对供应链影响更大,主要是这两款设备的预期出货量显著高于31.6寸独立显示器。他预测,iPad与MacBook采用mini LED将让LED供应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转趋紧张。

看好Mini LED市场的还有国产手机厂商。此前有消息称,华为和小米下半年有望推出Mini LED屏幕手机。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智能手机而言,目前OLED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Mini LED的应用还处于非常早期阶段。

IHS分析师张兵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Mini LED尚未形成大批量的供应的能力,在成本、巨量转移和一致性等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挑战。目前Mini LED还无法在智能手机等小屏实现应用,这个周期会很长,但是可以作为背光。”

张兵还表示,理论上手机、车载和电脑屏幕都可以使用Mini LED或者Micro LED,Mini LED目前大量使用在显示墙p1.8和p2.0等规格;Micro LED则仍未实现商业化。主要挑战同样在于供应链尚未建立起来,成本非常高。

IHS预计,三星计划将75"和146"Micro LED电视商业化,分别用于家庭电视以及户外数字广告屏,IHS预计两款屏幕的售价分别为10万美元和20万美元。

郭明錤在报告中称,苹果如果能大规模采用Mini LED技术,将提升LED的产能利用率,同时也将帮助晶电等相关产业链公司在今年下半年改善需求,到明年营收和利润显著受益。但张兵对此表示:“苹果对于新技术的采用一向比较保守。”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