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今天(17日)下发通知,制定实施2019年住宅用地“五类”调控目标。
通知要求,地方在制定实施2019年住宅用地分类调控目标时,地级以上城市、地州盟所在地和百万人口以上县(县级市)要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截至2019年3月),结合本地土地市场实际,切实优化住宅用地供应,实施差别化调控政策,在上年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目标基础上,调整确定2019年住宅用地供应“五类”调控目标。
其中,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至18个月的,要适当减少供地;18至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至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住宅用地供应“五类”调控目标指的是住宅用地供应显著增加、增加、持平、适当减少、减少直至暂停等五种住宅用地供应情况。
自然资源部强调,有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对相关数据认真核对、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保障调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K型复苏在房地产里表现得同样非常明显,商业地产里的写字楼,酒店,商铺的价值大跌,在中国香港,商业地产交易价格平均下跌超过20,但是商业地产里的数据中心,仓储物流却受到市场热捧。根据香港最大地产中介中原地产的数据,今年1月3日的中原城市指数,和2019年12月27日的数值一模一样,都是178.13。换言之,2020年,香港住宅地产在疫情严重冲击,导致香港经济同比下跌超过6%的背景下,实现了整体不涨不跌的表现。
从近五年合计数据来看,前六名的城市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分别是重庆、武汉、成都、郑州、长沙和西安。
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在而立之年迎来了全面注册制改革,这将推动其在2021年告别内卷、增量重现,也正基于此,明年或将浮现以下十大演变趋势。可预见,2021年,中小板以及主板也将迎来全面注册制改革,届时中国资本将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将向美股、港股等全球相对成熟的资本市场,更近一步的靠拢。在注册制时代,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也将大幅提升,未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发展。
这条时间线将表明,疫情在早期是如何被发现却又最终被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