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国内唯一一个被三大运营商同时列为首批5G试点的城市。在迎接5G为经济社会发展广泛赋能的新时代,上海正在提前布局。
4月23日,在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建明透露,近期,上海即将出台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以及5G产业发展和和应用创新三年行动计划。
张建明表示,上海将聚焦培育引领性、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5G通信产业。一是推动5G终端业务提前布局,力争在国内5G正式商用后,实现规模产业化。二是在5G通信测试仪器、小型基站等领域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强5G安全技术研发。三是借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新机遇,鼓励5G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同时,上海将聚焦构建智能软硬件基础,推动核心元器件创新突破。比如,加大对集成电路企业5G芯片研发投入的支持;研制满足大规模商用需求的基带、射频及系统集成芯片;实现上海5G芯片整体水平与国际同步。
“上海还将结合车联网v2x技术,支持企业突破射频前端器件、高速高精度数模转换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张建明补充道。
在应用领域,张建明表示,松江G60科创走廊将继续5G+智能制造,浦东区将继续5G协同创新,普陀区主要推动5G+工控安全,虹口区主要推动5G综合应用,徐汇区主要推动5G融合应用。
张建明还介绍称,上海将打造5G“五极”产业基地,浦东金桥聚焦5G系统设备,浦东张江聚焦5G芯片,青浦华为园区聚焦5G芯片、终端,徐汇漕河泾聚焦5G智能终端,松江G60科创走廊5G创新基地聚焦5G测试设备。
2019年上海将建设超过1万个5G基站,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全覆盖;到2021年,累计建设3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在全市深度覆盖,打造5G网络建设先行区。到2021年,上海5G发展实现“十百千”的目标,重点建设10个5G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打造100家5G创新应用企业,5G相关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和应用产业规模实现3个1000亿,成为5G创新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吴清与中国联通集团副总经理邵广禄签署了《深化5G网络建设和创新应用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联通将以上海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提升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能级,推动5G网络及智慧应用在各领域的渗透。到2021年,中国联通将在上海投资150亿元,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加大5G网络的规模部署及创新应用,全力助推上海打造“双千兆宽带城市”,不断增强信息化对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提升的支撑作用。
此外,中国联通在会上宣布5G实验网络将在上海等多地开通,这也标志着上海成为全国首个中国联通5G试用城市。中国联通还发布了“7+33+n”5G试验网络部署,即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等7座城市核心区域连续覆盖。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山区首批100套(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已成功转用5G轻量化通信技术作为数据传输通道。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2024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营收增长亮眼,近9成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
行动方案提出,巩固“双千兆”城市建设成果,积极推动上海市通信基础设施向“双万兆”演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