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复旦大学张军:一批批企业退出又有一批批企业诞生,深圳崛起靠什么

第一财经 2019-04-23 17:03:16

作者:王玉凤    责编:杨志

40年前,深圳人口仅33万,只有几条像样的马路,最高楼只有3层。40年间,深圳诞生了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7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

2019年,深圳迎来了40周岁的生日。

从一座南方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深圳为何能脱颖而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升级为国家战略后,深圳又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这座年轻的城市又隐藏着哪些掣肘?

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就这些话题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他认为,深圳的成功主要基于两大因素:一是地缘优势,承接了香港制造业的转移;二是特区这个屏障。在发展过程中, 深圳几度走到十字路口,但是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基本营商环境,一批批企业退出,又有一批批企业诞生。深圳如今能成为创业沃土,靠的就是这“创造性的毁灭”。

张军认为,进入新时期后,深圳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的机遇,与香港和广州等城市加强合作,补上基础研究、医疗、教育等短板。 与此同时,深圳无须将房价看成太严重的问题,关键是要将财富创造的能力保持下来。

地缘优势和市场导向

40年前,深圳人口仅33万,只有几条像样的马路,最高楼只有3层。今天的深圳,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道路里程超过6000公里,100米以上摩天大楼近1000栋,城市化率达到100%。

40年间,深圳诞生了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7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这样评价深圳: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从国内来说,深圳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快过其他经济特区。

张军说:“深圳的成功:一是靠近香港这个地理位置;二是特区这两个字。”

在他看来,深圳整个科技产业的崛起源于它早期的加工出口产业,而加工出口的发展主要是靠香港,包括资金、技术、产业等。深圳的发展是香港制造业向深圳转移的结果;同时,深圳的崛起为香港制造业转移提供了机会,香港因此也可以专攻服务业。这是彼此相互成就的过程。

张军也认为,特区是个屏障,让深圳整体上没有受到保守因素的干预。在发展过程中,深圳几度走到十字路口,都有可能退回去,但特区给予了深圳一把保护伞,在政府和市场关系上有清晰的界河。

深圳乃名副其实的改革“试验场”。深圳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屡屡先试先行。它有1979年第一个引进香港的“外资”兴办的来料加工企业;它有1981年在蛇口第一个采用的建筑工程招标制度;它有1983年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全国第一张宝安联合投资公司的股票;它有1985年成立的第一个外汇交易中心;它有1987年第一个土地使用权的拍卖会;它有全国第一个劳动力市场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它还有1990年第一个探索出的国有资产三级授权经营的模式;它是建立劳动服务公司和实行劳动就业合同制的第一个尝试者,是最早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锋,也是实行党、政、企业分离,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和引进招聘上岗制度的先锋。

2008年,经济学家樊纲牵头,承担了“中国经济特区研究”课题,总结出十多条经济特区可复制的经验。其一便是:在本地人口较少、外来人口较多的地方,特区的成效更好一些。“当人口以外来人为主的时候,本地人的利益格局很容易被冲破,改革就很容易推动。这也能解释深圳一开始为什么好于珠海、汕头和厦门。”

从“弃儿”到二次腾飞

进入新世纪不久,一则“深圳被谁抛弃了”的文章引发大讨论。为什么深圳又能实现二次腾飞?

张军说:“市场经济有这样一个功能:在走到一个困局时,没有过多行政干预下,市场会起作用。那时候,的确有很多加工制造业企业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很多离开了深圳,搬到了别的地方,对深圳短期来说,经济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感觉人心惶惶,但是5年、10年后回头看,你会发现深圳在那一次困境中,实现了产业升级,走向高新技术企业主导的阶段。”

“很多企业离开、倒闭了,但深圳坚持市场导向的基本营商环境没有变,所以很多新的企业诞生了,这是进入和退出的过程,是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机制,也是脱胎换骨的过程,这是深圳走出困局最主要的原因。”他用“创造性的毁灭”来形容那个过程:“深圳成为创业沃土,靠的就是创造性的毁灭,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国际上那些有活力的地方,比如硅谷和以色列,都是经历这样残酷的过程,企业一批批退出,一批批诞生,由此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形成良性循环。”

张军在新书《深圳奇迹》中写道,纵观过去近20年的发展,不难看出深圳在新一轮中国城市竞争格局中非但没有被抛弃,反而呈现快速的赶超态势。

关键是保留创造财富的能力

深圳正处于高位过坎阶段。有一种市场观点认为,本地人口越来越多,是不是也意味着有些东西越来越固化,前进的动力越来越小。

此外,虽然深圳科技产业的发展势头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但是基础研究能力欠缺,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资源不足,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绊脚石。

张军表示,改革在深圳不是问题,深圳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不同,它相对年轻,只有40年。

他也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为作为核心引擎之一的深圳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可以更好地补短板。比如,广州丰富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香港的基础研究和金融人才等资源。深圳要加强这些合作,拿来为己所用。

就以深港之间的基础研究合作为例:深圳以后端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著称,但在前端的基础研究上较弱。而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全球赫赫有名,拥有多所世界一流的大学,基础研究能力较强。双方的合作具备先天基础。

深圳的高房价,也备受外界的关注。张军认为,深圳作为大都市,不需要将房价看成太严重的问题,关键问题是深圳财富创造的能力要保持下来。“如果深圳是个创造财富的高地,房价就不是太大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深圳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资源,营造更好的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