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民营体检巨头美年健康(002044.SZ)发布2018年全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84.58亿元,同比增长34.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40.53%。
美年健康旗下拥有“美年大健康”、“慈铭体检”、“美兆医疗”、“慈铭奥亚”等多个品牌。
年报显示,2018年,美年健康在巩固一、二线城市的同时,加大三、四线市场的布局,在31个省市自治区、301座城市落地了633家体检中心(含在建)。全年为超过3000万人次提供专业健康服务。据了解,这一数字在2019年有望突破4000万人次。
回顾2018年,美年健康曾经历了一次质疑风波。
在美年健康广州富海门诊部办公室工作了4年的前员工爆料称,美年用冒牌医生违规签发医检报告等。随后,广州天河区卫计局发布通报,称美年广州富海门诊部涉嫌违规出具报告、违规开展诊疗服务。通报还称,针对广州美年富海门诊部涉嫌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即违规开展放射诊疗服务的行为正立案处罚,继续调查该机构是否存在使用无资质人员上岗执业及冒用医生签名的问题,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美年健康此后回复称,经过卫计行政部门对体检报告涉及的检查人员和审核人员的调查取证,其鉴定报告提出,涉及人员均具备执业资质,是“真医生”。相关多点执业医师存在因手续、系统及备案时间等原因尚未及时完成执业注册或多点备案的情况,故出现注册执业医生授权签字不规范的问题。
此外,记者留意到,美年健康在今年3月联合飞利浦共同发布了一款针对乳腺疾病的AI Breast智能超声系统。
年报亦显示,2019年,美年健康将持续在各健康领域布局发展医疗AI。公司将设立全资子公司美年健康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构建AI生态图谱:以体检数据结合基因数据,进行智能风险评估;以MRI影像系统,进行脑健康预警筛查;以胶囊机器人系统,进行胃健康AI诊断;以眼底辅助诊断系统,进行糖网筛查;以流量样本结合基因数据,进行新药研发;以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小结节筛查;以体检结合智能硬件,进行健康管理。
根据申万宏源的研报,第三方Frost&Sullivan预测显示,民营体检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549亿元,民营体检占全国体检市场份额也将由17.6%上升至22.9%。提高检验服务质量,逐步开发检后服务是体检机构提高竞争力的手段,而对于B端体检客户的维护与开发,引入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降低成本,提高诊疗准确率。
将人工智能视为“香饽饽”的不只美年健康一家。去年底,爱康集团公布了体检2.0战略,通过与多家第三方公司合作,大量引入人工智能在视网膜影像分析、肿瘤筛查和其他部分体检项目上辅助诊断。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人工智能在整个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体检、慢病管理等领域。包括美年健康、爱康集团在内的体检机构纷纷引入人工智能,主要目的是通过结合医师能力和科技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效率。人工智能的精准性有助于医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体检和检后管理两大阶段升级消费者的健康管理模式。
据了解,目前民营体检业以B2B客户为主,由于门槛不高,行业竞争激烈,加上大多数企业的体检人均预算在几百元,难以覆盖请专家诊断的成本,这也是体检机构的行业难题。
谷歌将在实验室外测试AI搜索模式;消息称微软Azure平台将托管马斯克的Grok AI模型;多邻国推出148门AI生成的新语言课程。
①全球首个“AI+甲骨文”创新赛事在豫启动;②上海交大推出AI三大基金和“AI十条”;③天工Ultra研发企业:即将量产人形机器人,未来价格和小轿车差不多。
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已率先接入MCP,拓展AI应用边界;阿里通义万相开源首尾帧生视频模型。
在安全领域,深信服安全大模型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将需要多次手动操作的安全运营工作量减少了92%。
①Meta发布人工智能新模型系列Llama 4;②微软公布基于Muse AI生成的《Quake II》游戏技术演示DEMO;③广西高速公路启用AI治理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