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塞尔维亚带来了巨变。
在此前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塞尔维亚财长西尼沙·马利(Sinisa Mali)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他高兴地与第一财经记者分享了关于此次论坛的种种感受。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首日的主旨发言。“我认为,这是两年前讲话精神的延续。‘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两年内所取得的成就让人震撼。”马利说,“习主席讲话传递出来的一个重要信息是:中国致力于埋头发展经济,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没有任何前提或者附加条件。”
早在2015年塞尔维亚就与中国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四年多来,无论是昔做日贝尔格莱德市长时,还是当前担任财长时,在马利看来,中资的涌入给塞尔维亚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塞尔维亚也希望能搭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他说道。
中塞合作再添标志性项目
马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一次塞尔维亚在论坛期间收获很多,“不仅有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更重要的是,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合作又迎来一项标志性项目。”
马利所谓的中塞双边合作中的标志性项目便是,中国将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兴建塞尔维亚首个综合工业园项目,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工业园。第一财经记者在此次高峰论坛的成果清单中看到,在第六部分“中外地方政府与企业合作项目”名录下的第一个便是,“在塞尔维亚投资建设中塞友好工业园区项目”。
马利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这一工业园占地约为3.2平方公里,将分为三个子园区:加工制造园、商贸物流园、高新科技园,分三期建设开发。“塞尔维亚政府的目标是吸引1000家中国企业踊跃进驻这个自贸区性质的工业园,我们预计能为贝尔格莱德当地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工业园一期建设将在今年年底开始动工。马利希望明年底能迎来第一批入驻的中企。
就在马利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前,中国路桥与塞尔维亚创新和技术发展部就已签署《贝尔格莱德中国工业园开发协议》和《SPV项目公司章程》。
马利表示:“工业园的建设凸显了中塞双方的互利互信,也证明了塞尔维亚的商业环境有所改善。而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一带一路’倡议对塞尔维亚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作为最早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之一,马利指出,2014年,塞尔维亚的经济状况非常糟糕,有大量的公共债务,经济出现负增长,当年塞尔维亚还启动了经济改革。“2015年,塞尔维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在基础设施领域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投资,许多中国民营资本进入塞尔维亚,推动了经济发展,塞尔维亚人民从中受益。”马利说道。
塞尔维亚统计局3月1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8年,塞尔维亚经济复苏状态良好,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GDP同比增长4.3%,较上年回升2.3个百分点,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十年的新高。失业率也从2013年的25%降至2018年的14%左右。
以下领域最具投资潜力
“要致富,先修路”,在经历了2011年前后南斯拉夫的分裂之痛后,塞尔维亚先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大力发展经济。中国企业也从中嗅到了不少发展机遇。据塞尔维亚海关统计,2018年,中塞双边贸易额达2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5%。6年多来,中资企业基建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为75亿美元,累计完成金额超16亿美元。
其中,涌现不少中国企业参与塞尔维亚基建领域的标志性项目,比如匈塞铁路、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泽蒙―博尔察大桥项目、科斯托拉茨电站一二期项目、E763高速公路项目等由中国基建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座大桥——普平大桥就落户于塞尔维亚。马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述项目目前均进展顺利,“不仅仅是首都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中西部其他城市和地区,如今都活跃着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5月3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还视察了中国企业承建的塞E763高速公路中方施工路段。武契奇对高速公路承建方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交建)的工程进度表示肯定。资料显示,这一高速公路是塞尔维亚连接黑山出海口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巴尔干地区与周边国家的运输大动脉。
马利还细数了投资塞尔维亚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明显。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中心,处于欧洲和亚洲的十字路口。其次,辐射面广,市场潜力大。塞尔维亚与周边国家及俄罗斯(实现零关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国都已实现自由贸易,市场覆盖人口超过8亿。而且自2005年起,塞尔维亚还享受了与美国贸易的普惠制待遇,即4600种商品出口美国免关税。此外,塞尔维亚政府也给予了外资一系列优待政策,比如国民待遇;外资企业的资金、资产、利润、股份以及分红等可以自由转移等。
“当前,塞尔维亚正处于大力推动开发建设、振兴经济的重要阶段,有关发展规划及建设项目亟待落实,资金、技术等要素缺口较大,因此未来我们依旧欢迎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继续投资塞尔维亚的基建领域。”马利说。
除了基建领域,马利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信息科技(IT)、人工智能(AI)、工业机器人等,是塞尔维亚当前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塞尔维亚希望学习中国经验,”他说,“塞尔维亚也希望成为‘工业4.0’的一部分,政府会加大在IT和高科技领域的投资。这也是此前双方领导人会晤的重要议题之一。”马利表示,IT、ICT都是当前塞尔维亚经济增速最快的产业,在他看来,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会加快上述产业在塞尔维亚的发展。
联合发力第三方市场
此外,塞尔维亚还是“16+1”合作机制(即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议)建立后最早一批响应的中东欧国家。马利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16+1”合作机制的深化,并不矛盾。“每年16+1的相关会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对中东欧国家而言,‘一带一路’倡议使各国联系更紧密。‘16+1’则是从地区合作的角度使得区域内国家信息互享互通。从规模来看,中国的经济体量是塞尔维亚望尘莫及的,但通过16+1机制,双方能找到共同合作与对话的平台。”他说道。
也正是得益于“16+1”合作机制,马利认为,结合塞尔维亚的投资优势,在塞当地投资的中企都能把市场、经济活动辐射至地区其他国家,“就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的经济规模而言,在塞尔维亚建立地区总部是不二之选。”
“通过‘16+1’合作机制,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这是中国与塞尔维亚合作的另一层面。”马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无论是基建,还是文化旅游,甚至绿地投资等,中国与塞尔维亚在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潜力巨大。”
多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政府加大举债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使得一季度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对冲了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稳投资稳经济。
“基建一哥”中国建筑公布了2024年业绩单。
经济学家们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加快回暖,制造业投资与基建投资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内外贸一体化深入推进
将直接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实现自有TIR车辆跨境货运,对大湾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