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警报拉响!全球制造业PMI逼近荣枯线

第一财经 2019-05-09 16:22:13

作者:樊志菁    责编:冯迪凡

四月全球制造业活动扩张继续回落并逼近临界点,创近三年新低。

国际贸易环境未出现改善迹象,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而沉重。

世界贸易组织(WTO)4月2日发布的报告称,2019年全球贸易增幅将较2018年回落0.4个百分点,至2.6%。而CPB荷兰经济政策分析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3月世界贸易量环比下滑1.8%,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表现。

全球的制造业活动4月并未如外界预想那样迎来反弹,外贸不振对市场需求形成打压的同时正在对各国经济增长动能造成不利影响。IHS Markit最新报告指出,4月全球制造业产出、新订单和就业增长率表现低迷,已滑落至长期趋势线以下,出口环境有所恶化。

根据摩根大通联合调研机构IHS Markit、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和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发布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月度报告,4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报50.3,较3月环比下滑0.2个百分点,创2016年6月以来新低,距离荣枯线仅一步之遥。

全球制造业疲软

IHS Markit指出,与上月类似,全球制造业的疲软在中间产品和投资商品领域最为明显,这两个类别当月产量和新订单分项指数均出现了萎缩。消费品类别表现更好,产量和新业务增长都在提速,同时消费品也是唯一出口活动增长的类别,虽然只能算温和扩张。

具体而言,希腊、英国、美国和爱尔兰的制造业PMI指数在全球范围内居前,荷兰、印度和俄罗斯制造业同样处于高景气区间。但欧元区制造业连续第三个月陷入萎缩泥潭,主要受到德国工业品生产持续下滑的影响,德国4月工厂订单环比增长0.6%,同比下滑6%,不及市场预期。

分项目看,新出口订单连续第八个月下滑,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经济体,也波及到了像韩国、土耳其、菲律宾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就业指数继续回落,生产者从业人员增速创2016年9月以来新低,美国、印度、韩国等经济体就业指数走高,而德国、英国等经济体从业人数增速放缓,针对未来产出的商业乐观情绪指数回落至七年低点附近。

摩根大通全球经济研究董事亨斯利(David Hensley)表示,二季度以来全球制造业维持在低迷的状态,产出扩张及订单增长表现挣扎。国际贸易流动放缓成为压制制造业扩张的主要因素,并导致商业资本开支陷入停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初警告称,全球经济处于微妙时刻,大多数经济体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IMF总裁拉加德当时表示,过去六个月全球经济“失去了进一步增长的动力”,主要原因是2018年下半年贸易紧张局面的出现以及金融收紧现象。未来压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包括贸易环境、一些国家和领域的高债务问题、英国脱欧问题等。

欧元区面临逆风,美国企业家相对乐观

欧洲制造业低迷正在影响欧元区经济的缓慢复苏,数据显示,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终值47.9,其中新订单连续七个月下滑,用于衡量工厂生产的产出指数按季下滑约1%。各大经济体中,德国4月制造业PMI终值44.4,继续处于萎缩区间,法国4月制造业PMI终值50,刚好回到平衡点。

对于欧洲制造业现状,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认为,尽管欧元区4个最大成员国的制造业PMI 4月环比均有所上升,但现在说制造业迎来转折点还为时过早。

欧盟统计局7日公布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再次下调了今明两年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预计欧元区19国2019年GDP的增速为1.2%,2020年预期为1.5%;而欧盟28个成员国2019年的增速为1.4%,2020年则为1.6%。其中“经济火车头”德国增速预期被“腰斩”,从2月的1.1%下调至0.5%。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对未来谨慎乐观。他表示,欧盟内部的需求很强劲,就业在持续增长,但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再加上5月底欧洲议会选举的的不确定性,这一切都给经济带来许多风险。

虽然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增长3.2%,且就业市场健康,消费者支出和零售销售强劲复苏,制造业却依然未从年初以来的阴霾中完全恢复。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美国ISM制造业PMI 为52.80,远不及市场预期,较上月回落2.5个百分点,创2016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同时一季度美国制造业产出降幅创2017年以来新高。

8日公布的ISM半年度调查显示,制造商和供应商依然对未来美国经济扩张表示乐观,并预计今年营收将同比增长4%。ISM制造业调查委员会主席菲奥雷(Timothy Fiore)表示,贸易环境的变化将促使商品价格上涨,并逐步传导到消费者。生产商预计,平均出厂价格可能上升1.5%,同时鉴于目前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今年下半年就业指数将温和增长。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