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康美药业(600518.SH)调查进展。
新闻发言人常德鹏表示,证监会目前已初步查明,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一是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二是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三是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等相关规定。
就在同一日,和康美药业关系密切的广发证券却“喜提”一张项目IPO上市入场券。
证监会17日晚间披露了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的核准信息,其中包括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广发证券保荐的广东因赛品牌营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因赛“)。
值得注意的是,负责康美药业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下称“正中珠江”)也在不久前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此前,证监会已多次强调中介机构要履行“看门人”责任。因此有市场人士预计,广发证券在康美药业造假事件中,恐难逃其责。
2001年广发证券保荐康美药业上市,并持续督导,19年来一直参与谋划康美药业包括增发、可转债等一系列融资事宜。有媒体报道称,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在康美药业体外循环的两家投资公司,也被指多次参与广发证券的增发和原始股上市项目,并获利丰厚。
广发证券近几年的IPO项目一直很“稳”,2017年其IPO项目过会数高居榜首,上会数35家,过会数28家。2018年,在全年严审的情况下,广发证券的申报数量明显下滑,过会率依旧高达90%以上。
不过今年以来,广发证券仅有广东因赛1个项目过会。
根据证监会5月9日的IPO企业排队信息,目前广发证券在排队项目共有24家。另外,其保荐的深圳市铂科新材料以及刚刚于4月30日的发审会上过会的广东因赛2家公司已通过发审会,但前者未拿到批文。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申请以及审核进度表中并没有广发证券的项目。
科创板方面,广发证券目前已经申报了4家企业。其中2家已进入到问询阶段。
根据科创板审核规则,发行人的保荐人或者签字保荐代表人、证券服务机构或者相关签字人员因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并购重组业务涉嫌违法违规,或者其他业务涉嫌违法违规且对市场有重大影响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而尚未结案的,此次发行将中止。
交易所将抓紧细化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认定标准。
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在国务院或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上市交易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期权(ETF期权)交易。
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证监会再推资本市场改革新政,多举措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
将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