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有了参考指标。
第一财经记者从湖州金融办独家获悉,5月18日,《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7-2018)》(下称“报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绿色金改试验区发布的区域性绿色金融发展指数。
该报告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中心支行、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银保监会湖州监管分局联合编制。
所谓绿色金融指数,是指衡量一个区域绿色金融综合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能较为科学、客观地反映区域绿色金融发展总体情况。作为首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测算,湖州市2018年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值达151,较2017年提高36,显示出湖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日渐扎实,政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不断提高。
湖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研究始于2018年,以绿色金融和相关经济统计指标为基础,围绕“绿色金融基础、市场、贡献”三大维度,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以“定基比较法”实行无量纲化处理和加权处理形成综合指数。
有分析称,该指数构建了全面、科学、客观的指数指标体系;能够揭示和监测绿色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绿色金融改革经验的复制推广。
目前,这一指数评价规范已于今年初通过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赤道、兴业银行等绿色金融领域专家的论证。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湖州市将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优化指标量化和监测方法,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地方标准,发挥标准规范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同时将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尝试对其他试点地区和典型省市的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开展评价,建立完善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数据库,为绿色金融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湖州正围绕该项目布局种质资源创新、鱼塘标准化改造、工厂化设施渔业、水产品深加工等项目,累计投资已达10亿元。
《意见》首次在省级层面明确碳排放配额属于合法质押标的,首创以省级文件明确“双登记”模式确认碳资产权属,并设置行之有效的违约处置机制,标志着广东在推动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上海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的联动发展,航运金融作为关键的纽带,其创新发展对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