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朋友圈·李奇霖 | 银行理财发展与同业合作变局

第一财经 2019-05-24 16:17:43

作者:一财朋友圈    责编:吴昊

银行积极转型,稳步推进设立理财子公司,未来银行与非银机构合作会更多元化、精细化。

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新规之后,监管有几个重要的主旨是非常明确的:首先是鼓励成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于没有能力的银行可以暂时放在银行资管部门下,但是整改期过后不知会如何。第二,鼓励打破刚兑,净值化运作,投资非标不能期限错配,不搞“资产池”运作。笔者撰写本文,将从新规之后的监管框架下,分析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情况,并展望银行理财与非银机构应该如何展开合作。

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大行正积极转型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22家银行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虽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银行理财有一定的优势,如起售门槛低、不必面签、可投资股票市场等,但是对银行来说成立理财子公司也存在一些的问题:第一,银行要拿出一部分资本金成立理财子公司;第二,成立理财子公司可能在人员调配问题上遇到阻力

虽然如此,但是与监管博弈的过程银行也不敢懈怠。如果后期政策突然一收紧,转型慢的银行很可能会面临业务断档的风险。所以,尽管不太划算,但是大部分理财子公司还是在稳步推进,而且产品方面的转型也在跟上,早成功转型的就可以在其他银行转型的时候趁机抢占市场,投研能力、人员素质等实力都较为雄厚的大行,大部分都在积极转型。

负债端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业绩基准型取代预期收益型。大部分银行的业绩基准是给出个大概的业绩标准或者范围,比预期收益型的更开放一些,也会声明不作为业绩承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的业绩基准其实就是预期收益,产品基本上按照业绩基准来刚兑。

其次,T+0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受到青睐。大行的立场就是与其让货币基金分流,不如销售自己的类货基的T+0产品,所以在资管新规之后,不少大行学货基做现金管理类的T+0(或T+1、T+2)产品。

资产端的转型则有三方面第一,净值型取代刚性兑付。这其中的关键点有几点:一是净值化的产品银行的盈利点在哪里,二是净值化的方式如何估值。其中,净值化的估值方法有很多,包括公允价值法、摊余成本法等,目前银行最擅长、也是难度最低的是摊余成本法,但是资管新规对摊余成本法的限制很严,只包括现金管理类、定开式和封闭式三种。从目前来看,银行的转型主要是集中在这三个类型上,其中大行更倾向的是现金管理类和定开式。

第二,投资非标不能期限错配。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有两个,一是非标转标的定期开放式产品,二是做期限较长的封闭式产品。根据资管新规,半年以上的符合条件的定期开放式产品可以用摊余成本法估值,而且非标的终止日不能晚于开放式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所以如果银行要继续用摊余成本法计价同时投非标,就要求银行做的开放式产品有两个要素:第一是半年以上的定期开放式,第二是非标的期限短于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这种产品与银行传统的理财较为相似,不过根据监管的要求进行了整改,不再采用资金池(但是产品之间可以调仓),并且定期开放,非标用产品设计或者转标的方式将期限缩短。

至于做期限较长的封闭式产品,这是最传统、最常见的,类似定期的银行理财。作为封闭式产品还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当前这类产品都会给出一个业绩比较基准,基本上与预期收益概念一致,银行一般会按照业绩基准刚性兑付给客户,而且这种产品中一般含有历史遗留的高收益非标,数量不多用完可能就不让做了,所以比较稀缺,更倾向于被做成起投点更高的、专门面向高净值客户的产品。

而第三个方面,结构性存款也是大行发力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吸储比较难的情况下,结构性存款募集到的钱大部分都作为表内存款,可以优化银行的流动性、存贷比等各种指标。

中小行能否成立理财子公司

中小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同样面临几个问题:第一还是资本金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即使资本金没问题,审批也需要时间。

目前看,与大银行的情况不同,中小行一般代销的产品不多,理财如果做成T+0会与存款产生竞争,所以在2018年以前中小行大多很排斥T+0的产品,但在监管三令五申之后,这种情况开始有所改变,中小行的做法也开始与大行趋同。

中小行的产品现在仍然有很浓重的存款痕迹,主要产品类型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活期型,一种是定期性。

在配置资产方面,中小行活期型产品很类似于现金管理类的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和同业存款等,再加上一些信托计划、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收益权等产品。

无论是大行还是中小行,他们的理财产品发展都有几个同样的趋势:首先,在监管逐渐协同的作用下已经有趋同的态势,都开始探索转型,起码形式上已经逐渐开始符合监管的要求。

其次,从形式上来看,净值化已经是一个趋势,虽然很多银行的净值仍然是表面的净值,但是在不少大行的产品说明书中我们都看到,他们都有标准说明业绩预期不是业绩承诺,银行已经向打破刚兑在逐渐迈进。

未来银行理财与非银的合作

过往银行理财是靠监管套利来获取高收益,银行借助非银的通道无非就是租用非银的人员来加杠杆、拉久期和下沉资质,去投一些银行不好直接投的产品。但是现在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不紧张,借钱加杠杆银行自己也能做,一般的债券投资自己也可以,而且现在市场的风险偏好下降比较快,银行也不太敢拉久期、下沉资质。所以,以往的合作模式失灵了。

再加上过去一段时间历史遗留问题,让银行对非银的投研能力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所以当前银行白名单的管理越来越严,加上机构规模、历史业绩甚至股东背景都在银行考虑范围,对一般银行来说,30-50名的准入就够了。

那么中小非银机构是否就没机会了呢?当然不是。

笔者认为,双方将继续合作,只是银行对非银的投研要求更高了。当前银行理财几乎可以获得全牌照,不再像以前一样通过非银监管套利,但是却仍然需要真正的投研服务,要想做高收益需要判断大势,然后在相应的时候做相应的产品,比如18年的利率债,19年初的A股市场,如果非银可以在相应的时机,有预见性地对银行进行服务,事后经过验证,银行就可能会再度建立起对非银的信任,然后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

另外,目前在人员配备和业务经验上,银行在权益和量化方面仍然是短板,而且即使成立理财子公司,在薪酬不太可能有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也不太容易招聘到有经验的投研人员。尤其是地处非一线的中小行,所以在这方便仍然需要投顾和委外,未来非银可以将重点放在权益和量化方面。具体银行对权益和量化的重视程度也要看市场情况,在股票市场表现良好的时候,银行可能会通过非银来配置A股做高收益,所以可以结合入市时点进行重点突破。

在重新建立起信任和新的合作模式之前,非银对银行的服务需要更加精细化,在银行理财转型的时候,理财产品的设计、估值系统、信评等都需要进行颠覆式的重建,这些都是非银擅长的或者已经走过的路。尤其是信评和估值系统方面,都是银行比较急需的,非银可以抓住某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成为自己的特色服务,由点及面,打开市场。现在许多中小行联合起来成立联盟,如果能打入这个圈子,就意味着同时打入了许多家银行。尤其是这些小行中很多银行的存贷比甚至低于50%,有大量闲置资金,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都有大量的投顾需求。笔者认为,未来,非银机构与银行合作会更多元化、精细化。

(本文为一财朋友圈特约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