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宽松潮”似乎有可能卷土重来。那么,在全球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应该如何应对?野村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中国下半年需要继续推进更多政策来稳增长。至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如何调节,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称,货币政策大水漫灌不是选项,近期政策不再高度依赖逆周期调节,意在预留一些政策空间,用于缓解经济增长压力。 机构称,人民币的贬值压力或将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部分缓解。在此背景下,央行的后续操作更可能选择降准或者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续作MLF的方式提供流动性。
财政持续扩张、货币保持宽松不仅是实现经济总量提升的保障,同时也将是进一步优化结构的支撑。
银行息差压力仍然不小,LPR下调引导贷款利率调降前,可能需要存款利率的先行下调。
意味着后续相较于货币政策增量,央行或更多关注存量工具的使用情况。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增资金达170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