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第一财经记者从刚刚在长沙结束的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上获悉,今年9月,中国农业农村部将在海南举办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
农业始终是中非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马有祥透露,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农业农村部加快推进中非农业合作的进程成效显著。
中国目前已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农渔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议定书,建立了双边农业联委会或工作组机制;同时,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稳步推进,通过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农业援非专家,有效带动受援国技术水平提升和农业发展。
2012年至今,中国农业农村部已举办了260期培训班,累计为非洲53个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4980人次。
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存量逾21.2亿美元,中资企业雇佣当地员工超过2万人,指导当地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近10万人次。
同时,中国捐赠8000万美元在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特别信托基金,支持开展南南合作。
截至目前,中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在非洲9个国家共实施小型示范项目300余个,推广实用农业技术450项,培训当地农民和技术人员近3万人次。
此外,还成功实施了中-英-非三方合作,并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积极探讨在非洲开展三方合作。
据悉,农业农村部计划将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打造为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的常设农业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中非农业合作机制层次,首届论坛将于今年9月在海南举行。
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共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
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机构指出,短中期来看,贸易加征关税或导致农产品进口减少,尤其是自美进口较多的大豆、玉米等品种,从而推动相关农产品价格上涨。
在川崎看来,日美应该从关税下调中彼此获益,而不是加征关税。
科技春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