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减税降费力度空前,专家建议用新思路应对财政新状况

第一财经 2019-07-21 20:19:45 听新闻

作者:胥会云    责编:黄宾

财政新状况最大的特征就是支出不能减,但收入增速在下降。冯俏彬认为,大概有两年左右的冲击期。

7月21日,在2019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冯俏彬表示,在坚持减税降费的同时,也要有新思路,来应对收入下降支出刚性这一财政新状况。

在冯俏彬看来,减税降费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之举,对于全局影响重大。必须保持定力,持之以恒,将减税降费进行到底。但是,“要实施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必然有财政减收的问题,必然会给财政平衡带来冲击。”她认为,这是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正常效应,属于可控范围,“我个人判断大概有两年左右的冲击期。”

财政平衡承压

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就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建议。

李克强指出,上半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定向降准等措施对应对外部挑战、稳定经济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适时预调微调,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要切实兑现全年减税降费近2万亿元的承诺,稳定企业预期。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规模空前。根据税务总局数据,今年前5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已达8930亿元。

“现在基本上是时间过半,任务也完成过半。全年减税降费两万亿元,根据我们的推测应该是大概率可期。”冯俏彬说。

但与之对应的是,随着4月份增值税降税率、5月社保降费率,力度空前的减税降费使得政府财政收支平衡承压。

统计显示,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07846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全国税收收入为92424亿元,同比增长0.9%,这一增速为近十年最低值。

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5.9%,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5.3%,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7.5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2.7%;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30.6%;涉及小微企业普惠减税的“六税两费”合计下降0.2%。

收入增幅在下降,但支出增幅在提高。

1~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3538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比预算增幅高4.2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52.5%,比序时进度快2.5个百分点。

冯俏彬认为,当前面临的财政平衡压力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其个人判断大概有两年左右的冲击期。在这两年当中,中国要面临财政收入下行以及减税降费效益的持续释放过程。

冯俏彬说,在其参加的一些调研中发现,减税降费效果非常明显,受益面也非常大,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基本百分之百受益。与此同时,减税降费后如果企业依然经营状况不好,企业会更多意识到要在经营模式、产品研发、市场开发上做出努力,而不再归咎于税费负担。

也因此,她认为,要保持战略定力,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有耐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减税降费持续下去,防止地方出现财政压力之后通过强征管、抓非税的办法,消解之前的效果。

财政新状况

“我认为财政正在进入‘新常态’,最大的特征就是支出不能减,收入增速在下降。”面对这样一个新状态,冯俏彬认为,需要引入应对的新思路。

首先是压减支出规模,调整支出结构。

为应对财政减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地方一般性支出要压减5%以上。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作《关于201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他在谈及下一步重点工作时表示,督促指导地方开源节流,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力争达到10%以上,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各级财政部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增加了对脱贫攻坚、“三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社保、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并切实抓好预算执行。上半年,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46.7%;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支出,分别增长22.2%、33.5%;科学技术支出中的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支出,分别增长19.1%、13.3%;卫生健康支出中的公立医院、公共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4%、11.3%。

冯俏彬说,现在减税降费对财政支出产生的压力,恰恰有利于从财政部门传导到各个政府部门,从而形成共识,共同来调整支出结构,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某种意义上说现在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最佳时刻。”

其次,虽然目前并不需要调整赤字,但冯俏彬说,将赤字率调整到3%并不是一个完全不可以接受的方案,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同时,也需要通过提高财政部门对政府财力的统筹力度来应对目前减税降费所带来的财政压力,这是一个亟待摆在桌面上讨论、而且要有实实在在行动的时候。

“目前核心问题是要坚持减税降费这样一个政策方向,因为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之举。”冯俏彬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