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控人不能把上市公司当“私产”

2019-07-29 22:01:17 听新闻

作者:社论    责编:许云峰

实控人对上市公司造成损害并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要严惩不贷。

资本市场近期可谓热点不断,既有科创板顺利上市运行这样的“喜事”,也不乏上市公司频频“爆雷”,让投资者颇感畏惧。

继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让投资者“踩雷”之后,又一家上市公司被实际控制人玩残了。7月28日晚间,暴风集团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受此消息影响,29日暴风集团开盘跌停,报收5.67元/股,2015年最高时达到123.83元(复权)。

冯鑫此番被批捕,主要因为在收购国际体育媒体服务公司MP & Silva65%股权融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2016年,暴风集团和光大资本设立上海浸鑫基金,目的是收购MP & Silva65%股权,基金总规模52.03亿元,后者主要业务是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转播权。

遗憾的是,由于转播权到期未续及拖欠版权费等原因,MP & Silva公司在2018年10月被英国高等法院下令破产清算,其间没有贡献一分钱利润,也没来得及通过并购形式装入上市公司。不仅52亿打了水漂,将众多参与的金融机构拖进泥潭,作为劣后方的光大资本还将暴风集团和冯鑫告上法庭。

暴风集团今天的处境,与冯鑫将上市公司作为追求个人欲望的“工具”关系甚大。公司上市后,冯鑫不断地“铺摊子”,2015年5月,冯鑫提出公司发展转型“全球DT大娱乐”战略,宣布推出“联邦生态”五大业务群,分别为电视、VR、秀场(直播)、游戏、文化。当年恰逢VR风口,暴风魔镜诞生;2016年体育产业热潮,暴风体育诞生;直到2016年跨境并购MP & Silva股权。

实控人将上市公司当“私产”,并进行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操作,在A股市场并不鲜见,此前备受关注的乐视网便是。乐视的故事里,贾跃亭不断“造”新概念、生态新项目,凭借乐视网大股东的身份,通过抵押股权、上市公司连带担保等方式,为新项目不断吸纳新资金,直至“击鼓传花”的游戏无法继续,乐视急转直下,如今已资不抵债,濒临退市。

暴风集团的结局与乐视可能并无二致,除了股价大幅下跌外,业绩也连续亏损。公司2019年一季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仅剩684.6万元,近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亏损2.3亿至2.35亿元。而且,颇有意思的是,冯鑫曾在某节目中被问及如何评价乐视和贾跃亭时称,他俩思维方式相近,最大的问题都是心中的浮躁与欲望。

从乐视到暴风,不断地吹出一个又一个的“泡泡”,引入一轮轮资金,为“生态”业务一次次“输血”,直至泡沫破裂。除了没有尊重商业常识、保持理性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视上市公司为实现个人欲望的工具,心中没有中小投资者利益,出现大股东占款的康得新、康美药业同样如此。

正常而言,一家企业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应尽量避免内部人控制问题,沪深交易所也就此问题发布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事实上,成熟市场亦有类似情况,不过造成的问题较小,这与成熟市场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有关,主要在于高昂的法律风险和积极的监督制度。

因此,监管层应重点关注内部人控制问题,实控人对上市公司造成损害并影响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要严惩不贷。与此同时,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实控人有可能将上市公司“公器私用”,立即曝光并利用舆论压力加以制衡。

应该说,对于上市公司实控人而言,对投资者及市场要有敬畏之心,而法律和舆论也要形成让实控人不敢肆意妄为的氛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