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收盘后,明晟公司(MSCI)的二阶段扩容决定正式生效。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入逾117.65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73.71亿元,深股通净流入43.94亿元。
个股方面,北上资金今日净买入五粮液7.13亿元,净买入万华化学、中国平安分别为3.93亿、3.81亿元。卖出方面,贵州茅台遭净卖出4.55亿元,恒瑞医药遭净卖出1.16亿元。
MSCI扩容,北上资金疯狂“扫货”
今年2月底,MSCI宣布在2019年底前将分三步将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到20%(5月、8月、11月)。第二步在8月27日收盘后生效,即A股纳入因子从10%扩至15%,被动资金将在当天全部到位。
MSCI中国指数8月季度调整新增10只个股,剔除1只。分别为:2只香港上市中资股(波司登、海底捞),8只A股(中国中铁、万华化学、药明康德、韵达股份、宁波港、上海建工、西南证券、张江高科);丰盛控股被剔除出指数。因此,调整后的成份股将从当前的491只上升为500只(其中A股268只、B股2只、港股204只、中概股26只)。
瑞银证券预测,此次二阶段扩容将为A股市场带来约45亿美元的被动资金净流入,而主动资金流入的节奏会随国内和国际市场变化以及贸易问题等一系列宏观事件的影响而波动。“如果中国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市场(例如允许在境内外交易所推出股指期货和其他衍生品),我们预期MSCI将开启进一步提升A股权重的市场意见征询。”
机构:年内外资流入空间仍大
招商证券认为,今年以来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070亿元,在各大指数相继纳入A股或扩容的提振作用下,年内外资流入空间仍大,8-11月被动增量资金达千亿,属于相对确定的增量资金,可部分对冲汇率波动对北上资金造成的短期扰动,对A股流动性具有积极作用。
中金公司认为,中长期针对外资配置中国市场的规模与中国经济、市场规模不相匹配的系统性修正是外资持续流入中国的根本动力。我们估算未来10年外资平均每年净流入A股的资金量可能在2000亿元-4000亿元。
展望后市机会,中信建投证券表示,MSCI前两次扩大纳入对市场冲击有限,而第三次扩大纳入生效前夕,外资流入偏弱市场交投低迷,尾盘被动资金流入的冲击效应非常明显,且金融消费涨幅居前。复盘以往MSCI纳入表现,2018年6月和2018年9月两次扩大纳入后,外资持续大量流入,但在调整生效日市场运行平稳。而2019年5月份第三次宣布扩大后,受人民币汇率走弱影响,外资大幅流出。2019年5月28日,扩大纳入调整生效当天,外资结束此前连续8个交易日的净流出态势。当天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55.7亿元,三大指数齐齐收涨。5月28日当天,与MSCI成份股最为相近的沪深300涨幅高达1%,明显跑赢上证综指(0.6%)、创业板指(0.9%)和中小板指(0.6%)等主流指数。8月27日调整生效日,部分主动资金已提前配置。
安信证券认为,新一轮秋季上升行情可能将在短期的“黄金坑”后展开,该行情重点是国内新一轮短期需求侧+中期供给侧政策组合推动,如果市场短期出现一定调整,投资者不宜恐慌,而是应该把握逢低布局优质公司机会。
由于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预计下半年股票波动性仍将存在。但同时,预计全球股市在下半年仍将表现良好。
这是复旦医工交叉融合助力视觉重建与增强的又一硕果,为全球超2亿视网膜退化患者带来希望。
机构指出,月末流动性扰动延续,市场资金整体偏紧。结构性行情下,新消费、新制造相继轮动。关注机器人、智能驾驶、互联网平台等领域的左侧机会。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上调对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进一步释放看好A股市场投资价值的信号,引导更多增量资金增配中国股市。
MSCI在其网站上宣布,港股宁德时代将自6月2日起加入MSCI中国标准和大盘股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