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论:壮大体育产业重在发展全民体育

2019-09-03 22:19:21

作者:社论    责编:许云峰

长期以来中国偏重竞技体育,而非全民体育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际,通过补齐短板领域支撑中国经济,成为了重要发展策略。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提到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体育产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建设体育强国有多重意义,既关乎民众身体素质与健康生活,对经济发展也多有裨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不必赘言,从经济角度看,体育乃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大、覆盖领域广、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同时,体育产业还能融合一二三产,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会不断涌现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壮大体育产业的必要性还在于目前在中国属于“短板”。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7811亿元,虽然从2014年到2017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4.6%,但占国内生产总值中比值仅1%,且是历史第一次体育产业GDP占比达到1%。

高速增长之下,与国际水平逐渐接近。数据显示,全球体育产业占全球GDP比重约为1.8%,体育产业发达的美国比重约为2.85%,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体育产值所占比重大约在2%~4%之间。

而且,长期以来中国更加偏重竞技体育,而非全民体育,这也是多年来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薄弱,但竞技场上金牌数却时时名列前茅的原因。不过,在举国体制下繁荣的竞技体育,近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反思之声。更重要的是,过于偏重竞技体育,并未对全民体育带来多少促进作用,反而有挤压效应。

因此,建设体育强国,转变体育发展体制与观念十分重要,不应偏重竞技体育而忽视全民体育,而需要两者并重或者更重视全民体育。未来,应该加大对全民体育的资源配置与投入,因为全民体育既可以反哺竞技体育,亦能壮大体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日本体育发展史就很有借鉴意义。在1964年成功举办东京奥运会后,日本政府并没在竞技体育上加大投入,而是趁着奥运热潮,毅然将重心转移到发展全民体育上,转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健身体制构建,并专门制定了《体育振兴法》。这次成功转型让日本深受其益,目前,日本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2.5%,人均体育消费常年高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运营方面等方面,目前体制尚有不小的改进空间。比如,美国体育场馆经营模式经历了政府直接管理到独立市场化运营,现已进入成熟阶段,大多数大型体育场馆都委托给专业管理公司经营。而中国的体育场馆多类似事业单位建制、企业化管理的模式,享受一定的财政拨款,场馆工作人员也多为行政事业编制,还处于政府干预阶段,整体利用率和盈利性偏低。

换言之,从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我国现在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很薄弱,在不断加大投入之际,也需要转变体育发展体制与观念。起点低的好处是发展后劲强,根据此次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预计到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左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届时,体育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