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6日公布,2018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增幅趋缓,采购规模达35861.4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增长11.7%,占全国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0.5%和4%。
货物、工程类采购规模增长平稳,服务类采购规模增长迅速。货物、工程、服务采购规模分别为8065.3亿元、15714.2亿元和12081.9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22.5%、43.8%和33.7%,增幅为0.8%、3.3%和35.7%。服务类采购中,保障政府自身需要的服务和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分别为5705.5亿元和6376.4亿元,占服务类采购规模的47.2%和52.8%。
集中采购占比继续下降,分散采购规模占比持续上升。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的规模分别为15767.8亿元、5211.1亿元和14882.5亿元,分别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44%、14.5%和41.5%。分散采购规模从2015年的15.2%上升到2018年的41.5%,5年内提高了26.3个百分点。
公开招标采购仍占主导地位,单一来源采购规模有所下降。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询价、单一来源采购分别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0.5%、1.1%、3.6%、8.3%、2.3%和11.8%,单一来源采购规模占比下降5.4%。
财政部介绍,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国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1653.8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90.1%;全国优先采购环保产品1647.4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90.2%。
此外,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为27488.6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6.7%,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为11941亿元,占授予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的43.4%。
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对于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项目,应当排除欧盟企业参与,无论其提供的产品原产自哪里。
印花税1787亿元,同比增长18.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668亿元,同比增长52.4%。
财政部发布通知,要求地方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尽快按程序分解下达新增债务限额,做到早发行、早使用。
财政部指出,为确保这些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同时开展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调剂,超过3亿老年人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