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9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件前三位为:《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本次会议传达出的信息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有高度主要是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的结合,强调培育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换言之,在当前经济减速,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克服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得有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接地气是指,民营企业的发展,因为当前的经济的重中之重是稳经济,特别是稳就业。民营企业有活力,而且还有动力带动就业,高端制造与民营经济,两者结合,对我们稳定经济有好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民营企业,两条线共同支撑起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之路,突破当前困境,使得中国经济获得新的动力。”
此前一天,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了在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情况下,中国民营经济显示出的韧性。
据海关统计,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所占比重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8.49万亿元,增长11.2%,占我外贸总值的42.2%,比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61万亿元,增长13.7%,占出口总值的51.2%;进口2.88万亿元,增长6.6%,占进口总值的31.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09万亿元,下降1.8%,占我外贸总值的40.2%。其中,出口4.27万亿元,增长0.2%;进口3.82万亿元,下降3.9%。
尽管存在紧张和摩擦,中美经贸在2022年仍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世界两个经济大国之间不可能经济脱钩。
一系列政策举措精准发力,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
对资本逐利性的广泛误解,甚至把资本“污名化”的现象,是造成中国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信心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
《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有序扩大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重大战略部署等相关领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