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经济学家、意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杰拉奇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日益注重高质量与平衡发展。
杰拉奇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经过程。他说,“我觉得中国经济发展会质量更高,更加平衡。”
杰拉奇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中国会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增长。
作为在中国生活过多年的经济学家,杰拉奇与中国的渊源颇深。“我是2008年从英国伦敦搬去中国的,在中国生活了大概十年,”他用流利的中文介绍说,“我第一次到中国时基本上没有手机支付,而现在基本上可以不用现金。我在中国期间,中国变化非常大。”
杰拉奇还认为中国未来非常有希望跻身世界技术强国的行列。“中国的高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发展得比较快,我十分看好。”他说。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稳健,消费是促增长的主动力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较4月的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鉴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会议在强调宏观政策“不退坡”的同时也指出要增强灵活性预见性,适时加力。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动态跟踪,不断充实政策工具箱,以备不急之需。
由于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下半年国内经济运行仍然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仍有必要强化底线思维,充分备足预案。
多位专家分析,6月份CPI由负转正、PPI降幅连续4个月走扩,前者回升缘于输入性下行压力减弱和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增强,后者降幅扩大则缘于国内投资需求疲弱以及出口下行压力显现。受关税政策冲击等因素影响,国内通胀回升将持续面临内外部压力,全年低通胀格局难改。这也为下半年货币政策继续降息、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