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被伦交所视为“与中国合作首选”的上交所:挺优秀,但不骄傲

第一财经 2019-09-15 17:04:18

作者:张婧熠    责编:陈天翔

赢在建成蓝筹主战场的实力、担任改革试验田的能力、打造双向开放桥头堡的魄力。

一场“单相思”的收购邀约被否,却牵出另一条更坚固的互利合作关系,也让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建设世界领先交易所的最新进展呈现在全球面前。

9月13日,针对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下称“港交所”)此前发表的收购邀约,伦敦证券交易所(下称“伦交所”)在官网予以正式回应,表示董事会一致拒绝该收购提议,双方没有必要进一步接洽。其更提出,港交所的提案与伦交所的战略目标不符,伦交所更看重目前跟上交所的互利伙伴关系。

除了有着共同推进沪伦通建设的合作经历之外,伦交所还直言,上交所“是更直接连接中国机遇的渠道”。

回顾来看,沪市近年来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主板市场表现优异,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不断提升;年内,上交所顺利推出科创板,落实注册制试点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此外,上交所大力推进双向开放,创新互联互通机制,与境外交易所与市场开展深入合作。这些探索与成果,秀出了上交所建成蓝筹主战场的实力、担任改革试验田的能力、打造双向开放桥头堡的魄力,也让其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坚持对外开放的最佳样本。

蓝筹主战场

沪市公司业绩增长平稳增长,风险控制整体可控;以此为目标,上交所在落实一线监管责任、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努力在持续显效。

今年上半年,沪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7.51万亿元,同比增加10%,约占上半年GDP总额的近四成;实现净利润1.73万亿元,同比增加9%。业绩整体稳中有增,沪市公司继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主力军、压舱石作用。

剖析业绩成色,多数沪市公司专注于主业,造血能力较强,现金流等指标健康。统计显示,上半年沪市九成公司实现盈利,超过八成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正;这其中,有1100多家沪市公司近三年的半年报扣非后净利润都持续为正,主业盈利能力稳健。此外,沪市实体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4%。

作为沪市的基本盘,蓝筹股保持着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长,充当着经济建设的优等生。统计显示,上证50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加10%、11%,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56%,整体利润的72%。上证18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为11%,占沪市整体营业收入的72%,整体利润的87%。而除了传统的大蓝筹公司之外,沪市“新蓝筹”队伍也不断成长与壮大。上半年,市值100亿元以下的1018家公司中,有867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85%。

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上述成绩单的实现并非易事。这需要企业能够做到夯实主业,优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更需要品类齐全的产品工具、健康稳定的市场环境、规则完善的运行体系。

近年来,上交所不断深入落实一线监管责任,日常监管与年报问询并举,加强以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监管;坚持市场自我调节为主、监管引导为辅,优化股票交易、会员管理、产品创新等各环节监管;全面普及投资者交易与保护工作,对各类证券违法违规的行为精准打击制止,严格落实退市机制,确保资本市场行平稳运行。

截至2018年末,沪市上市公司家数达1450家,总市值27.0万亿元,沪市投资者开户数量已达2.96亿户。2018年全年,沪市股票累计成交金额40.3万亿元,股市筹资总额6114亿元;债券市场累计成交216.9万亿元,基金市场累计成交7.2万亿元,衍生品市场全年累计成交1798亿元。上交所已经成为了证券交易品种和市场结构较为完整、市场规模和投资者群体庞大的证券交易所。

改革试验田

科创板顺利推出并平稳运行,科创企业首期业绩表现亮眼;以此为试点,注册制、创新驱动国家战略都在稳步落实于改革实践当中。

自2018年11月5日宣布设立科创板到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上交所用259天创造了“科创板速度”。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上交所在发行上市审核、保荐承销、市场化定价、股票交易、退市等多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为注册制试点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实现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从局部试点而渐进推开的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坚持以信息披露为的核心和科创板的定位,按照全公开、分行业、问询式、电子化、可预期的方式推进。截至目前,科创板受理、问询、上市委会议与证监会注册程序环节都稳妥推进;上交所科创板审核中心已受理了153家科创企业的上市申请,审结59家。目前已有9家企业终止审核,既有企业主动撤回申报材料,也有上市委实行否决权。在标准明确的规则体系里,科创板企业进退有序。

市场化定价、保荐机构“跟投”制度、交易制度创新与异常交易监管等,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总基调,同时逐渐形成市场化约束的合力,避免了上市初期出现暴涨暴跌,推动公司股价逐渐回归合理区间。

已上市企业也呈现较高速的增长动力。首批上市的28家科创板企业,上市后公布的首份定期报中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9.6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 45.60亿元,同比增长25%。

扣除体量较大的中国通号,其余27家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7%、38%。其中,航天宏图、睿创微纳营收增长超过一倍以上,分别为282%、119%;嘉元科技、瀚川智能、睿创微纳净利润实现翻番,分别为257%、124%和103%;中微公司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盈利亏损的铂力特、航天宏图,则主要受季节性因素、扩大规模和增加投入等影响。

这一业绩表现背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是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8家科创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远高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科创底色鲜明。 5家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超过20%,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最高的3家公司,虹软科技、航天宏图、微芯生物,分别达到34%、32%、27%。

双向开放桥头堡的魄力

上交所不断创新互联互通合作模式,与境外交易所和市场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合作;以此手段,上交所正大踏步迈向世界领先交易所的建设目标,并继续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切实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就在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了沪伦通《联合公告》,筹备了近四年的沪伦通正式启动。同样为两地发行人和投资者进入对方市场投融资提供了便利渠道,但相比2014年通车的沪港通,沪伦通在运行机制、交易场所、公司治理、交易规模、对跨境资金流动影响上进行了差异化的设置。而就在同月,中日ETF互通也正式开通,拓展中日资本市场合作。4只中日ETF互通产品已在上交所上市。

除了不断推动互联互通模式的创新,上交所还与通过股权合作、产品创新等形式,加强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建设。

2011年起,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巴西交易所、马来西亚交易所、越南河内证券交易所、内罗毕证券交易所等签署更紧密合作备忘录。2017年起,上交所更大力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资本市场的交流合作。截至目前,上交所先后参股中欧国际交易所、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等。上交所也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境外直接融资开展业务。首只D股青岛海尔已于2018年10月在中欧所上市。

以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为例,上交所对外开放的合作模式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根据此前签署的合作协议,上交所致力于将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建设为哈萨克斯坦国有资产私有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截至目前,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已发行了多只产品,丝路基金去年入股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目前已有更多中资券商在哈当地开展相关业务并推动产品发行。

在产品和平台合作方面,上交所目前发行了“一带一路”熊猫债、资产支持证券,启动了“一带一路”债券试点,特别鼓励“一带一路”绿色债券的发行,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就在近期,上海交易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也正式揭牌;通过组织“一带一路”范围内各交易所之间日常的沟通交流活动、会议、培训及课题研究等方式,推动沿线交易所的合作,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