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学术聚焦专场“积极老龄化社会建设的机遇、挑战、路径”在河海大学举行,为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快老龄事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会上,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左学金教授说,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0%-40%,超过2018年“超级老龄化”的日本老龄化率(28%)。人口老龄化将提高劳动力的稀缺性和劳动力成本,但同时也将有力推动中国的经济创新、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并为老年医疗保健、老年文化教育和休闲旅游、老年金融等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华日报)
第一财经也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目前我国还缺乏整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目前这一顶层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一个老龄化社会,需要智能机器人的介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合作,推动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解决当前面临的技术和伦理挑战,以实现“人机协作”的理想护理模式。
虽然目前长护险制度还没有全国推开,但各地都对这个政策落地有预期。
长护险是一项购买服务的制度,关键在于提供服务的人,护理服务人员的短缺是长护险全国落地的重要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