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议9月27日在市政府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指出,生活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一项工作,也是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一项任务,事关上海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聚焦瓶颈问题,解决难点痛点,改变市民的理念、生活方式和习惯,坚决打赢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为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出席。副市长汤志平通报了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示范区、示范街镇创建工作进展情况。长宁区、市机管局、崇明区港沿镇、虹口区嘉兴路街道虹叶居民区、上海古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交流发言。会议宣布了2019年度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示范街镇和先进工作单位的名单,并向相关单位代表授牌。会议还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各区设立分会场。
应勇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推进垃圾分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对上海市民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充分认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着力破解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中的瓶颈问题,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前端要巩固提升分类实效。要明确分类规范,坚持依法科学、简单明了、老百姓认同、方便群众操作。要健全定时定点投放机制,抓紧研究推出误时投放点的设置和管理办法。要完善志愿者值守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中端要加快垃圾分类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体系建设。要加快提升垃圾收运车辆的车容车貌,抓紧研究优化湿垃圾车的设计,通过改造提升车辆密封程度,并推动环卫企业加强对垃圾车的清洗。要坚决杜绝混装混运,对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严格处罚。要抓紧解决低价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抓紧布局建设相关设施。末端要加强处置能力建设。已经明确今年开工的项目必须确保开工,同时抓紧完善湿垃圾处置设施规划,新增一定的处置能力。
应勇指出,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协同、深入发动,形成推进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以块为主、条块联动,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切实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强化部门责任,加强协调,确保全市一盘棋。要强化属地责任,全市各区、各街镇、各单位要比学赶超,争当示范和先进。要强化社会参与,营造“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的社会氛围,让大家认识意义,保住热情,养成习惯,同时用好市场机制,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垃圾综合治理中来。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理事会成员增加至38个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29个“3R无废酒店”、5个“无废商圈”。
根据方案,行动措施包括居民环境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优美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行动等6大行动、共16条举措,推动健康环境共建共治共享。
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加强统筹调度,科学安排值守,更好关心关爱基层防汛防台人员,让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和过硬作风奋战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