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0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肖亚庆在西安对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开展调研,了解药品、高端制造企业生产和质量建设情况。
肖亚庆强调,要进一步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程序,加快推进儿童药、抗癌药、罕见病药等临床急需药品以及境外新药上市,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审批评价体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更好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意见》提出以下相应政策举措。
在保供方面,一是加强协同监测。搭建国家短缺药品多源信息采集平台,建立协同监测机制,实现原料药和制剂在注册、生产、采购、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联通共享,提高监测应对的灵敏度和及时性。二是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实行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国家和省级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和短缺药品清单,并动态调整。三是实施短缺药品停产报告。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停止生产短缺药品的,应按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医疗保障部门及时向同级联动机制牵头单位报告停产对市场供给形势的影响,卫生健康部门及时研判停产药品短缺风险。四是落实直接挂网和自主备案采购政策。对于短缺药品清单中的品种,允许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自主采购;对于短缺药品清单和重点监测清单中的药品,医疗机构可线下搜寻药品生产企业,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自主备案。五是建立健全短缺药品常态储备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医药储备结构,充分发挥省级医药储备功能,筛选一批临床必需、用量不确定且容易发生短缺的药品纳入储备,明确储备短缺药品调用程序。
在稳价方面,一是加强药品价格异常情况监测预警。定期监测采购价格变化情况,对价格出现异常波动的,及时了解情况并提示预警。二是强化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完善药品价格成本调查工作机制,建立价格和招标采购信用评价制度。对于存在价格上涨幅度或频次异常、区域间价格差异较大等情况的药品,综合运用成本调查、暂停挂网等措施,予以约束。三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整治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处置相关责任人,形成有效震慑。
二级市场上,随着三季报披露的展开,业绩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截至10月14日,己披三季报业绩预告的61家医药生物公司中,41家公司预喜,占比67.21%。机构分析认为,未来行业政策会密集出台,从药品、耗材集采,医保目录到个人医保账户改革等,行业新的长期运行秩序逐步建立。行业也将继续在利润增长和政策带来的阶段性估值波动中前行。
具体来看,医药生物行业41家预喜公司具体分布为:“预增”18家,“略增”20家、“续盈”2家,“扭亏”1家。从预增幅度上看,光正集团、天宇股份、振东制药、ST冠福、金陵药业、兴齐眼药、英特集团、金城医药这8家公司预计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有望达到或超过10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3月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增速7.6%,2019年1-5月为10.9%,2019年1-8月为9.5%,行业运行稳健。国泰君安医药丁丹团队预计2019年前三季度治疗性专科药、消费性医疗服务、CRO、ICL、高端医疗器械、IVD等多个高景气细分领域继续保持稳健较快增长;零售药店、医药流通继续呈现龙头公司快于行业增速的态势。龙头公司份额不断提升,结构优化加速。
方正证券分析师周小刚指出,10月份医药行业或将正式开启估值切换的投资机会。中长期而言,长期逻辑向好、业绩持续高增长的医药消费和医疗服务;受益于分级诊疗和技术升级的医疗器械;受益科创板、产业趋势持续向好的CRO、CDMO公司;在研产品线丰富,坚持创新的医药企业,上述四类核心资产成为医药行业的最佳投资方向。
银河证券指出,本月上市公司公告三季报,看好医药板块迎来三季报估值切换行情,尤其看好偏稳健的行业龙头未来走势。前瞻医药行业三季报,截至目前已公示的医保收支数据仍处于高位运行,2019年1~8月医保收入同比增速13.11%,医保支出同比+21.89%,结余3103亿元。其中,Q3的7、8两月(9月暂未公告)医保收入同比略减两个百分点,医保支出同比增长23.23%。 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体现行业稳健性。 7月单月的终端数据体现内资药企加速增长。建议关注华兰生物、乐普医疗、凯莱英。此外,持续看好健友股份受益于非洲猪瘟所致的原料药提价。
大金融板块午后冲高,数字货币概念活跃,游戏、钢铁、创新药板块涨幅居前;军工、固态电池、海洋经济、稀土永磁概念走弱。
①超级周来袭:非农和通胀数据叠加科技巨头财报 美股反弹能否持续?②高盛警告: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要到5-6月显著出现 美元还会贬值;③艾伯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高盛:美国医药板块行业情绪略趋积极。
医药生物行业爆发,创新药、CRO方向领涨;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掀涨停潮;光刻机、光伏、电力板块活跃;金融科技、算力题材走弱。
受政策利好催化,创新药板块成为资金关注焦点,中国的创新药正在开启新的融资窗口。
业绩向好公司不足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