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钢铁协会预计,受全球制造业疲软以及贸易态势影响,全球钢铁需求增速将从2018年的4.6%放缓至3.9%。业内分析认为,全球钢铁需求下滑将进一步导致国际钢铁争端加剧,从而影响国内钢材出口。与此同时,需求减少也将继续挤压钢企利润。
需求放缓同时,钢铁产量增速仍在加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粗钢产量66487万吨,同比增长9.1%。汤冰华表示,在全球总需求下滑的同时,产量仍在逐步扩张,这也将进一步挤压钢铁行业以及钢企的利润空间。
未来中国钢厂将技术和产能转移会是趋势,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关税税率优势,到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建厂将是主要的选择方向。
特朗普有15天时间决定是否批准交易。
今年的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压力仍在,企业主动控产与政策性限产相结合,是破解当前钢铁行业困境的关键保障。
动态优化出口策略。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短期将加剧行业分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长期则会驱动更多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