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内不宜盲目引进落后液晶产能

第一财经 2019-10-16 21:53:22 听新闻

作者:王珍    责编:张歆晨

如果国内不接手旧产能,那么随着彩电大屏化,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将抵消,全球液晶面板业将逐步走向供需平衡,有利于显示行业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星显示器公司(SDC)上周宣布将斥资约110亿美元上马QD-OLED(量子点-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项目,加上LG Display(LGD)之前已宣布投资10.5代的OLED面板生产线,这意味着韩国两大面板企业加快从LCD(液晶)向OLED转型,在大尺寸领域,OLED也被确立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国内一些地方却接连引入海外淘汰的液晶面板旧产线。如,广西钦州引进三星的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今年7月已开工;河南郑州引进LGD的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今年8月项目已封顶。在全球液晶面板产能过剩、韩企加快OLED转型的情况下,国内不宜盲目引进海外淘汰的液晶旧产能,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目前,OLED已是中小尺寸面板尤其是手机屏的发展方向。在大尺寸领域,由于现在只有LGD一家OLED电视面板供应商,所以OLED还需面对多种技术的竞争。三星之前也曾宣布在大尺寸领域押宝Micro LED,但是这次QD OLED投资计划的曝光,显示三星在大尺寸领域也选择了OLED。

三星在QD OLED上投资110亿美元,创下了全球单座显示面板工厂最高的投资纪录。一期预计明年建设,2022年初量产,月产量约30万片基板。三星下大决心转型,是因为在大尺寸液晶面板领域,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的10.5代线投产,中国企业已实现了赶超。

2019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企业的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货量已占全球总量45.8%,份额居行业首位。与此同时,中国液晶面板产能的迅速扩张,也令全球液晶面板价格连续下跌,出现行业性亏损。

三星今年上半年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10.6%,库存压力陡增,所以策略性退出大尺寸LCD领域,下半年将关闭部分8.5代液晶面板产能,并加快布局QD OLED,谋求技术创新来突围。

LGD也加快向OLED转型。今年8月底其在广州的8.5代OLED面板工厂投产,同时在韩国新建10.5代OLED面板生产线。到2022年,LGD的OLED电视面板的总年产能将超过1000万块。

O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行业地位已经确立。无论三星的QD OLED还是LGD的白光OLED,OLED的价格都是LCD价格的三四倍,短期内难以对LCD形成替代。不过,OLED在黑色呈现、柔性形态上的优势,是LCD无法彻底实现的。5G今年商用后,OLED会有很多新的应用场景,到时它在大尺寸显示上可卷曲、可柔性、可折叠的优势将逐渐显现。

所以,三星前年、去年分别关闭了一条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广西钦州接手了三星一条7.5代线。今年9月,三星再关闭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据说国内又有人想接手。另外,LGD有计划今年底、明年初关闭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这令液晶面板的价格有所回稳。群智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液晶(LCD)电视面板的均价继续下探,但是32、55英寸LCD面板的价格已经止跌。因为全球LCD面板依旧是产能过剩,现在面板厂控制了一些产能的释放,预计今年第四季、明年上半年大尺寸面板价格会企稳。但是,如果产能全开,供给肯定过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宜对LCD进行大规模投资,更不宜引进海外的旧生产线。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说,这些生产线已经折旧完成,很多都使用超过十年、设备的精密度已经达不到现在市场的需求。引进这些旧的液晶面板产线,会带来资金浪费、重复建设,加速产能过剩,恶化行业竞争和产业利润的损失。

电视面板持续跌价,让今年上半年国内彩电的均价跌破3000元,彩电企业苦不堪言。创维集团总裁刘棠枝呼吁,国内不要接手外国面板厂淘汰的旧产能。因为中国内地还将新增京东方武汉、华星光电深圳、富士康广州三条10.5代线。如果国内不接手旧产能,那么随着彩电大屏化,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将抵消,全球液晶面板业将逐步走向供需平衡,有利于显示行业回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