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德国总部和美国硅谷之后,德国默克公司在中国又部署了上海及广州两个创新中心。日前,上海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并宣布设立1亿元人民币种子基金,用于投资默克三大业务板块和其他创新业务。
默克公司首席执行官欧思明(Stefan Oschman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默克希望在这三个世界的创新中心都有其影响力,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当中的重要一部分,尤其是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这些领域,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创新生态圈中有我们的一席之地的话,我们肯定首当其冲要去考虑长江三角洲地区,这是毋庸置疑的。”
据了解,此次启用的上海创新中心位于上海前滩世贸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而在11月还将启用广东创新中心,面积为700平米。默克将会邀请初创企业、学术机构和业内人士共同参与创新中心的联合项目,以激发更多创意想法。
去年2月,默克在中国成立了一支创新团队,联合了包括北京大学和行业内人士探索创新领域,如人工智能赋能的健康解决方案等。至今为止,来自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6家初创企业已成功进入了默克中国创新中心第一期加速器项目。
近年来,外资药企被普遍认为走出了在华发展的“黄金十年”,国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
不过,欧思明却仍坚定中国市场是默克谋求科技转型中重要的一环。“默克全球去年研发方面的投资预算是21亿欧元。在去年我们的预算支出中,我们把中国市场作为最优先的投资市场,不管是研发方面还是制造或者新的岗位的人才招聘,我们都把中国市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中国市场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其他所有的市场。”欧思明对记者说道。
根据介绍,由默克集团战略投资机构M Ventures宣布的1亿元“种子基金”旨在扶持与默克相关业务领域的新项目,重点涉及默克三大业务领域和其他新兴科技方向。默克三大业务领域包括医药健康、生命科学和高性能材料。基金将投资处于种子轮阶段的中国初创公司,每笔投资金额在500万至1000万人民币之间,帮助初创企业在18~24个月内达到下一个估值点。“种子基金”将由默克中国创新中心和M Ventures共同管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默克中国创新中心的启用和种子基金的设立,将使默克中国创新团队覆盖创新的孵化、加速、合作伙伴等所有业务,进一步提速默克在中国的业务发展。
“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具象化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表示,2025年“千企调查”将持续聚焦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创新痛点与治理难题,深度融入临港新片区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推动校地企协同育人机制高质量运行。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外资将中国从原本的全球制造基地,转变为如今产研一体化的创新热土。
我国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宏观政策留有后手,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积极应对,将继续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已成为中国商学院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全球视野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