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祝树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保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决策部署,主要在提升信贷投放的总量、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扩大信贷覆盖范围,提升信贷投放的总量。截至2019年8月末,小微企业贷款的户数是2047.51万户,较年初增加324.27万户,增幅18.8%。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58万亿元,增速是16.85%,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8.15个百分点,已阶段性实现“两增两控”目标。督促大型银行发挥“头雁”效应,截止9月末,五家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52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加8148亿元,增幅是47.9%。整体已超额完成这五家大行全年增量计划和政府工作报告30%的增量目标。
二是坚持“保本微利”原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要求银行机构保持量价平衡,按照商业可持续、“保本微利”的原则,在2018年基础上巩固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下降成果,将国家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到企业融资成本中。2019年前8个月,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是6.8%,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9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前9个月五家大型银行平均贷款利率是4.75%,较2018年全年平均贷款利率下降0.68个百分点。同时,大型银行通过发放信用贷款、减费让利等措施降低小微企业其他融资成本0.58个百分点。所以这两项合计实际上企业的信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了1.26个百分点。
三是完善“敢贷愿贷”的机制,提升“能贷会贷”的能力。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银行进一步健全尽职免责考核机制,督促银行将小微贷款业务纳入考核体系,降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安排专项奖励费用。要求银行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的资源,推广普及一些大中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小微快贷”等成功经验,支持地方性银行将“跑数”的数字化信息和“跑街”的社会化信息相结合,完善社区化经营的模式。
9月末,北京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同比增长6.0%,为近三年相对较高增速。
陷入两难:此刻割肉离场,意味着实际的亏损;继续持有,又得持续承担贷款利息。
目前,运输成本占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大头。
美国地区银行Zions Bancorporation披露,其加州分部两笔商业与工业贷款预计在第三季度造成约5000万美元损失,其中一笔涉及欺诈行为,消息引发市场对银行信贷质量的担忧。
那些依赖“借新还旧”的借款人,面对链条断裂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