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人类未来面临的挑战,世界顶尖科学家莫比乌斯论坛上的科学家们有着共同的答案:全球变暖。
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获得者哈里斯·李文表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我们已经有很多技术手段来减轻气候变化,但我们更需要一种跨学科式的共同意愿去改变人类的行为,包括社会科学的加入,如怎样培养人们减少开车、食肉的行为。”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烈·盖姆则提出,地球人口过多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控制人口却是不可取的。
属于2015年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杨培东的3分钟时间里,他给出了一种称为“液体阳光”的解决方案。液体阳光是一种新型化学能源,可以储存在化学键当中。在人工光合作用之下,化学键储存的能源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免费。“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化学、能源、医药行业所需的能量都来自于可再生的阳光,而非完全依赖于传统的化学燃料,这样就能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杨培东在人工智能光合作用问题上已研究了15年,他告诉记者,6年前太阳能的转换效率只有0.4%,现在能够基本达到10%左右。“未来几十年,人工光合作用将作为一个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对于我们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将起到很大作用。”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近期,美的集团有多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解除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