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开始降温。相关产业链融资跌入冰点,曾为之疯狂的资本也陷入迷茫。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行业的低迷,又该如何理解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特斯拉宝马全球汽车巨头提出激进的新能源目标,一边是行业销量出现罕见的下降和融资压力,悲观情绪还在蔓延,股票市场也是大幅下跌,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估值的最核心原因有哪些?对于传统造车汽车和造车新势力而言,很多人激辩两种模式的最终胜利者会是谁?未来决定企业走出来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该如何破局?国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引导?
本期资本有道,第一财经主持人王蕴媞邀请天风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先生做客演播厅,邓学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冰火两重天,未来品牌力是关键。
深入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和缺陷调查,确保产品安全、质量可靠。
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标准,引导企业深化科技创新,持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车俊强调,要清醒认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非理性竞争问题容易反复,要久久为功、持续整治。
会议指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近694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