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前三季城市GDP20强:京沪超2万亿元,成都南京增速快

第一财经 2019-11-03 17:15:00 听新闻

作者:林小昭    责编:黄宾

京沪前三季均已超过2万亿元,成都、南京、长沙等强省会增长态势比较猛,佛山全年过万亿元无悬念。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三季报”。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梳理GDP前20的城市数据后发现,京沪前三季GDP均已超过2万亿元,成都、南京、长沙这些强省会的增长态势也比较猛,佛山今年全年迈过万亿元大关已无悬念。

从总量上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地位不可撼动。其中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强一线城市分别达到了25361.2亿元和23130亿元,在全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的增速最快,达到了6.9%。数据显示,今年1~9月,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4.4%、3.4%,工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5.9%、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8.0%,工业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一。

当地一位官方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广州的土地面积很大,工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未来还可以布局很多先进制造业。

四大一线城市之外,成都、南京、长沙、武汉这几个长江经济带上的强省会城市表现十分亮眼。这些强省会城市高教力量雄厚,近年来在强省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突出。

其中,成都这几年充分抓住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会,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入驻,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群,在中西部城市中的表现十分突出。

数据显示,成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2047.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下同),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0.3个百分点。推进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新增A股上市公司6家,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中部的武汉与西部的成都并驾齐驱。2018年,成都、武汉两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首次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增长16.1%、14.5%,展现出两市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高速发展的势头。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对第一财经分析,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发展阶段不一样,在中西部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之前,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增长极,以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由于每个省最好的研发、高教、金融等要素资源主要集中在省会,因此如何突出省会的带动引领作用就十分关键。

在沿海发达地区,强省会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比如前三季度,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67.12亿元,增长8%;GDP增长总体处于平稳合理区间,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8和1.6个百分点;增速连续10个季度保持在8%及以上,连续7个季度位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达8300亿元、增长14.5%。

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市“4+4+1”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五大产业地标加快崛起。先进制造业占比提高。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列统企业数达到1550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650.59亿元、增长9%。

值得注意的是,增长较快的几个强省会城市,也是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的城市。也就是说,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地区的重点城市,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南京相似,长三角的另外一个省会城市杭州,前三季度GDP也突破了万亿元大关,达到10511亿元,同比增长6.7%。尽管增速不快,但杭州的数字经济表现十分突出。当前杭州全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前三季度,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2706亿元,增长15.9%,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9.2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0.4个百分点。

此前9月,杭州召开了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发布《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到2025年,杭州全市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5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速10%;全市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3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40家等。在“新制造业计划”等系列政策推动下,前三季度,杭州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42亿元,增长4.4%,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5个百分点。

杭州城区一角

今年GDP万亿俱乐部也有望继续扩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佛山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31.79亿元,增长7.0%,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8个和0.6个百分点。去年佛山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9935.88亿元,按照当前佛山的增速,全年突破万亿大关几无悬念。

表:前三季度城市GDP20强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开资料统计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