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烟草局、 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各地要主动加强对电子烟危害的宣传教育,不将电子烟作为戒烟方法进行宣传推广,倡导青少年远离电子烟。在地方控烟立法、修法及执法中要积极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电子烟。通知提出三个工作重点:
《通知》表示,烟草烟雾对青少年健康危害很大。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控烟对于整体控烟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青少年控烟工作提升到事关国家未来、民族未来的高度,要以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做好青少年控烟作为当前控烟工作重点,作为实现“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控烟目标的重要举措,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屏障。
《通知》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要抓牢抓实青少年控烟工作,多角度营造青少年无烟环境,包括: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加强对电子烟危害的宣传教育,不将电子烟作为戒烟方法进行宣传推广,倡导青少年远离电子烟。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有效防止青少年误入电子烟迷途等。
《通知》称,要建立完善青少年控烟长效机制,卫生健康、宣传、团委、妇联等部门要加强烟草危害特别是电子烟危害宣传教育,教育部门要加强无烟中小学校建设,强化校园无烟环境,市场监管部门也要配合,全面清理烟草广告和变相烟草广告。各地各部门要履行好部门职责,发挥部门优势,加强沟通协作,切实做到预防为主,关卡前移,合力推进青少年控烟工作。
2022年至2024年出生的婴幼儿,应当在2025年提出育儿补贴申请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医生科普在网络上盛行,但对医生的资质认证、传播内容的监管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从“保健康人”到“保人健康”,从“大而全”到“精准细分”,从“无差别覆盖”到“药险共生”,三大范式的演进,将重塑商业健康险的产品与服务模式,推动其在创新药保障体系中的角色更加多元化与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