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受相关消息影响,獐子岛早盘一字跌停,封单超6万手。
獐子岛11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日前已抽测点位的亩产数据汇总,已抽测区域2017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亩产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据公告,此次獐子岛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涉及面积共58.4万亩,涉及目前在养的2017年、2018年底播虾夷扇贝。其中,2017年底播虾夷扇贝面积26万亩;2018年度底播虾夷扇贝面积32.4万亩。
截至2019年10月末,獐子岛上述2017年底播虾夷扇贝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1.6亿元、2018年底播虾夷扇贝账面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1.4亿元,合计账面价值3亿元。獐子岛在公告中表示,因本次抽测工作未完成,且部分海域虾夷扇贝死亡情况可能还将持续,暂时无法判断此次底播虾夷扇贝死亡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核销的具体金额。
深交所随后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獐子岛结合第四季度采捕计划,说明上述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是否对公司2019年度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这已经不是这也不是獐子岛第一次“甩锅”给自然灾害,近年来,獐子岛先后闹出因为“扇贝跑了”、“扇贝饿死了”导致业绩巨亏的说辞,引发市场议论,还被证监会调查指出公司涉嫌财务造假。
10月14日,獐子岛披露的业绩预报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预计将亏损3100万—3600万元。而亏损的原因,是2018年海洋牧场自然灾害发生后,底播虾夷扇贝产销量大幅下降,引起产品单位成本上升,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在今年的一季报中,獐子岛已将亏损原因归咎于海洋牧场灾害影响,公告的表述也与这次三季报业绩预告几乎完全一致。
2018年年初,獐子岛宣称因2017年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诱发大量扇贝饿死,从而使原本预计2017年将近1亿元的盈利突变为巨亏7.23亿元。
2014年10月,獐子岛宣布受冷水团异动灾害影响,导致2011年与2012年的底播海域虾夷扇贝近乎绝收,因此巨亏8.12亿元。
修订后,创业板综样本股1316只,覆盖95%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覆盖率98%。
明确《指引》规定的“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创业板企业。
主板风险警示股票的价格涨跌幅限制比例由5%调整为10%,与主板其他股票保持一致。
试点成功后有望推广至全市场?
IPO项下的符合标的并不多。